受到作家西西啟蒙的可洛(原名梁偉洛),在他的《文學散步》系列中,以故事形式帶領讀者走遍香港人應該熟悉,但未必了解的大街小巷,讓眼睛和心思跟着地圖走,有如戴上了VR眼鏡,感受既立體又「落地」!
可洛的《來一場文學散步》是一則都市寓言,當中第一個深刻的章節,是有關土瓜灣的。這是我成長的地方,也是西西心愛的社區。作者從「宋王臺」說起,有趣地把南宋歷史連接到戰前建築的聖三一堂,再把讀者帶到現代的真善美村,情節加上地理,我的兒時回憶一下子「返晒嚟」,感覺十分「穿越」!記得書中主角(中文寫作班導師)張志樂找來鄧小宇的文章〈馬頭圍道—我童年世界的全部〉,其中有這樣的一段話:「我們成長的地方,始終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舞台或地標。學生未必住在土瓜灣或附近地區,但他們一樣可以從自己長大的社區開始,寫作並不遙遠。」原來,我們可以把在周遭得到的靈感和養分,轉化成生活上的創意。只要多一點留意,單調乏味的日常也可以充滿美感和素材,教育從「看見」開始,社區散步學實在值得大大推廣!
城中每一方位都是一個展示,展示着背後的世情與人情,彼此交映成趣,四周阡陌縱橫,讓路人自由往來穿梭。新書《來一場文學散步2》中出現的社區,更被製作成IG版「漫話小劇場」,有圖有相有驚喜,不單豐富了印象,也看得過癮呢,但願你我都會用不同的形式,記下美好的人、地、情。《鯨魚之城》承載的是一組屬於時代的故事,書中人對現實發出了詰問:我們真的可以創造理想的美麗新世界嗎?作者可洛最後引用了《聖經.希伯來書》的話:我們在這裏本沒有常存的城,乃是尋求那將來的城。
未來可能無法捉摸,人與社區卻離我們不遠,或者文學可以把我們的過去和現在,現實與想像交接起來,帶給讀者不一樣的視域,也為這城保留一份真摯的想望。
撰文:萬樂人
突破書籍作者,著有《邊個想返工》
電郵:eacorp@breakthrough.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