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解碼

專才與通才(一)

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教育的發展,於這一、兩年間成為教育界的熱話,由小學至大學都推動STEM─有以課外活動形式進行(如機械人比賽),也有將STEM加入常規課程內。推動STEM教育的動力來自科技和商界,皆因互聯網和科技發展已成為全球商業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在可預見的未來,新一代愈掌握高增值的科技知識和技能,便愈能在創新產業佔一席位。


工作世界變幻莫測,五年前我們根本預計不到今年的全球化新形勢。有好幾年,高等教育學府裏與STEM相關的課程,收生成績平均都較商科、社會科學科為低,因不少學生視之為「水泡」,甚至是無可選擇下的雞肋。今天,我們大聲疾呼,未來職場極需STEM人才,全社會總動員支援創新及高科技產業。不過,要得到年輕人和家長認同,吸引適性的學生投身STEM課程,為行業積聚人才,除大力從中小學課程和活動入手,不能忽略關鍵的一環─對有關行業及專業的人力資源於未來三年、五年、十年的推算如何?這些職位定點,是在香港市場還是內地?不同的選修學科與各專業的連繫如何?簡而言之,是推動STEM教育,絕對不能忽略與職業前景的關係。可惜,到目前為止,香港仍未有全面而相對可靠的數據庫,讓公眾掌握各行各業現況與前景。這方面在歐美都是勞工部門的重點工作之一,期待政府加快步伐。


發展STEM教育更大的挑戰,在學制範疇。由前港大校長領導的港科院早前發表了「科學、科技和數學教育與香港創新科技的發展」研究報告,認為現行高中學制對STEM教育不利。高中學生必須修中、英、數、通識四個核心科目,加上兩至三個選修科。不難想像選修兩個理科的學生人數,相比起會考時代必然大幅減少;加上課程較深的延伸單元未被列為選修科,在課時和學生空間都有限的情況下,願意修讀延伸數學和學生比例不到四分之一。學生於正規課程涉獵STEM的機會和時間少了,升學時選科學科技的也隨之減少,於科學和數學的整體水平也可能下降。事實上,最新發表PISA 2015數字顯示,香港學生於數學和科學兩範疇的表現雖仍在眾多地區裏名列前茅,但比較跨年數據,真的有下跌的趨勢,值得關注。


有見及此,港科院建議,改革高中學制核心科目和選修科目課時和修讀形式、取消33222學位課程統一入學標準,改為大學自決收生標準。這也算是「翻天覆地」的轉變,須經仔細討論。筆者認為這與社會對專才與通才的培育和需求甚有關係,下期與讀者探討此課題。



何玉芬博士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副主席
電郵:hoyukfan@gmail.com

 

何玉芬博士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副主席

立即發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