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情報

主頁 > 職場情報 > 「職」造愛情

「職」造愛情

  • 08 Nov 2013
鑽石王老五如果樣貌不俗,好可能是女性傾慕的對象。
鑽石王老五如果樣貌不俗,好可能是女性傾慕的對象。
鑽石王老五如果樣貌不俗,好可能是女性傾慕的對象。
鑽石王老五如果樣貌不俗,好可能是女性傾慕的對象。
「剩女」一詞出現後,電視節目嘗試將之包裝成「盛女」,及後自然衍生出「剩男」與「盛男」。一般來說,沒有人想自己孤獨終老,但事實卻是愈來愈多有外貌、有事業等條件的男女,特別是女性,找不到理想對象,更去不到談婚論嫁的地步。當中的主因是「叻得濟」,但不得忽略的是,香港人的傳統思想進步「慢得濟」亦是原因之一。


就這樣,事業得失,隨時影響下輩子幸福。


BBC的自然紀錄片《Life》攝製隊在澳洲拍得一群在澳洲的大型蜜蜂。求偶期一到,一隻雌蜂出現,引來其他雄蜂。雄蜂之間的這場求偶遊戲並非成王敗寇般簡單,而是「拚死無大害」,競爭中沒有落荒而逃的失敗者,而是全部拚死一戰。一群雄蜂圍?雌蜂扭作一團,最後不知誰的錯手,把圍在中心的雌蜂頭部割了下來,另一隻雌蜂出現時,所有雄蜂都因自相殘殺而死。大自然中,雄性從各方各面展現自己的才貌與力量,求偶上不惜拚了自己的性命。


不得不承認,人類也是動物,從生物角度看是哺乳綱下的靈長目之屬,求偶上自然承繼了動物,尤其是哺乳類動物的競爭方式。人類從母系社會進化至父系社會,進入男耕女織或遊牧社會,男性的體能直接影響糧食多寡,哪個男性的糧食多,就是女性選擇婚配的最佳對象。在農業社會,女性因為體能、知識不足,擇偶方面永遠是被動,簡單一點說:找一個最有能力照顧自己和未來孩子的男性。可是,踏入20世紀,社會進化至工商業社會,產業不再以體力分工,而是智力分工,男女之間智力方面無異,男女兩方均有相等的工作能力,從工作賺取生活所需。二次大戰後,發達國家的女性知識水平日高,她們的智識水平已經與男性無異,一樣有能力擔當工商業工作,女性失去「在家從父,出嫁從夫,老來從子」的定勢,家庭與工作崗位不再一定是「男主外,女主內」,女性不再必須依靠男性。特別是幾十年來發展迅速的東亞地區,女性智識女平和工作能力突飛猛進,遠比傳統思想消退快,得到「女強人」的稱頌,但與「相從教子」的傳統磨擦,女性比以往難找到比自己能幹的男性,脫不掉「男尊女卑」的思維,也就較難找到傾慕的男性。來到21世紀的香港,香港女性工作能力進一步提高,不少職場男女同樣面對同一樣的擇偶問題:如何找一個切合我事業地位的伴侶?


芳心寂寥

《經濟學人》早在兩年前,有篇<The decline of Asian marriage: Asia’s lonely hearts>的文章指出,全球男女的結婚年齡不斷提高,當中東亞地區的情況更甚。文章列出,不少亞洲女性遲婚,甚至不會結婚:幾乎三分一日本女性在她們的30歲頭沒有結婚,大概有一半之後也不會結婚;超過五分一的台灣女性在她們的30歲尾是單身(未結婚),大多數之後也不會結婚。文章亦指出在某些地區,女性不婚率特別顯著:泰國曼谷兩成40至44歲女性不婚;日本東京是20%。


而根據統計處出版的《香港的女性及男性──主要統計數字(2013年版)》所示,男女初婚中位數由1981年分別的27歲及23.9歲,延至去年的31.1歲及29歲。而未婚女性在1981年時是62萬人,大幅升至102萬人;未婚男性卻只由84萬人上升至99萬人。當然,未婚人口數目上升,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1981年人口只有518萬,至今香港人口已增加了200萬至約720萬,但要留意的是,為何未婚女性與未婚男性的數目差距由在這30年間會愈來愈明顯?可能男多女少是其中一個原因。在扣除外傭後,香港的男女人口比例分別是46.5%及53.5%,且有拉闊距離的趨勢。另外,男女還可以選擇同居代替「一紙婚姻」,但不可忽略的是,男性還是可以選擇跨境婚姻,找一些收入和智識水平較低的內地女性作妻子,這是香港女性較不願意進行,因而加據了女性的不婚率。


女性的抉擇

《經濟學人》的文章還指出傳統家庭價值觀在亞洲比歐美更為牢固。


不難觀察到,在中國人社會,封建傳統還是「尾大不掉」,雖然今日「大男人」與「小女人」間的角色分野,已經因為兩性社會地位愈趨平等而續漸模糊,追求男女家「門當戶對」看上去有點迂腐,但女性要求比自己能幹的男性,男性不想女性比自己更能幹,這擇偶條件看來沒有大改變。


有「香江第一健筆」之稱的林行止在《信報》的文章中引用聯合國的統計,寫道:「在1985年,25至34歲女性的『勞動參與』(LFP)率,美國為75%,新加坡、日本和南韓,依次為58.3%、56.6%和39.2%;其後逐年上升,只是速度大有區別,至2006年,這3個亞洲國家女性LFP分別增約17%,而美國的增幅不足5%。這反映了美國經濟『早熟』,女性一早享有諸種權利。」並指出東亞地區女大學生急速增長,香港亦有類似情況。


香港與其他「亞洲三小龍」,在二次大戰後經濟上甘苦與共,社會亦受儒家傳統所影響,擁有共同的經濟、文化背景。女性的學歷、職位、收入愈高,她們更有能力擺脫傳統角色枷鎖,與男性一樣,可以專注事業。當女性在人生上除了全身投入家庭外,還有其他選擇,她們便可能於家庭和事業間作出選擇,更準確是「抉擇」,有機會為了馳騁事業而選擇單身(包括不拍拖或不結婚)。林行止寫道:「不願充當奉侍家翁相夫教子這種儒教賦予女性的賢妻良母傳統角色,是很自然的事。」香港婚姻狀況出現異化的原因不在於男性,而在於女性的社會地位的急促提升所致。



麵包「予」愛情

一張又一張,婚姻顧問公司天虹顧問負責人Candy拿起一個裝滿男士相片的信封,相中男士的樣貌猶如一個個條碼,而她雙眼就是一個掃描器,雙眼一掃,輕而易舉地從腦海的資料庫中找到他們的年齡、性格、職業、收入等資料,向記者如數家珍地道來。一頁又一頁,Candy翻揭一個滿是女性相片和資料的文件夾,並在其中一頁停下來,遞給記者問:「這個靚不靚?」老實說,文件夾中不少都是美女,而看一看這個女仔的年齡,已經36歲,看上去說26歲也覺得高估了!看她的收入,月薪91,000元!「這個打錯了,應該是9,100元。」Candy說。


其實,她的客人,男好女好,收入超過20,000者比比皆是,月入40,000至50,000更是中位數,雖然起碼年過30,但女的樣貌娟好,男的也「肆肆正正」。那麼,為何來到Candy這?,不少人仍找不到另一半?「非常挑剔,沒有設下Deadline說何時要找到,男女揀到天光也揀不到。」其實,更準確是,不知道怎樣去揀。


自古以來,女性尋找另一半,都是從傾慕開始。從體力、權力來判斷男性的能力,到現今社會,收入某程度上代表?能力,收入愈高,能力愈高、愈能幹,無可否認是現代社會中,女性傾慕男性的重大標準。「麵包與愛情」並不是一條二選一的選擇題,而是一個因果關係:因為有麵包,才滋養出愛情,變成麵包「予」(賜予)愛情。你可以說這未免太「現實」,但亦是愛情的現實。不過,男性的能力不一定從金錢來衡量,男性可能烹飪技巧高超,甚或是花言巧語的高手,「總之做一些事令到個女仔有意外驚喜和很開心,你賺少一些也行。」Candy說。不過返回「現實」,她記得有一個29歲的男性客人,只有5呎4吋的矮身材,「但因為他月入50,000元,有個女仔只見他一個,就不肯再見其他男仔,因為他人工高。」


Candy表示,20多歲的男士可以選擇20多歲的女士;30多歲的男士可以選擇30多歲及以下的女士;40歲50歲一樣,總可以選擇和自己年齡相當及比自己年少的女性。但女性卻不同, 30歲以下是結婚的黃金年齡,一過40歲,就很難找到可以白頭到老的另一半,要及早趕?找另一半,所以她的客人性別比例是1比4:男1女4!「女仔做『老姑婆』、『剩女』不是更可怕?」


女性要找比自己能幹的另一半,相反,男性還是想找不比自己能幹的另一半,因為男性的自尊心會作祟。Candy舉例說一對情侶大約23歲一起大學畢業,收入相差不多,但幾年過後,女方很快升職加薪,收入超越男方愈來愈多,女方不認為有問題都好,男方還有可能像Candy所說,覺得女方「愈來愈威猛」,雙方的收入差距愈大,把兩者的關係拉緊,繼而拉斷。


Candy還發現不少收入高的男性選擇女性時,有一個很特別的準則,就是不想女方的收入少過自己很多。原來這些男士因為收入高,對自己的生活很有要求,結婚之後想有樓、有車、有兩個小朋友、一個工人,就算自己月入數萬也好,要維持這些開支亦會吃力,所以尋找結婚對像時,亦要考慮女性的收入多寡,甚至需不需要「貼外家」等,「說自己的工作有甚麼冬瓜豆腐,老婆也撐得起。」Candy其後說:「全部這些斤斤計較的男仔都是賺錢多的。」結果男性擇偶時也是十分挑剔,收入高的不可以比自己高,低的又不可以比自己低很多。


除了職業(反映收入)影響擇偶(產生傾慕)外,職業本身就是一個接觸異性,尋找伴侶的地方。Candy表示,其中兩個最難尋找另一半的職業是護士和教師,皆因工作上接觸男同事較少。就她所知,除了大學外,職場就是尋找對象的主要地方。



男主內 女主外?

在婚姻狀態上,男女根本就不平等。男性到中年,未婚的可以被說成是「鑽石黃老五」,沒有「鑽石」的,也只被人稱作「單身寡佬」,除了凸顯了孤寂,感覺不到其他負面印象。女性則不然,到上下年紀仍然沒有另一半,就已經被人刺耳地稱作「老姑婆」、「賣剩蔗」、「籮底橙」,到現在流行的「剩女」。


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學顧問杜先致則不太認為「剩女」一詞是完全負面。她在《Understanding Sheng Nu (‘‘Leftover Women’’): the Phenomenon of Late Marriage among Chinese Professional Women》的研究中,訪問了50名兩岸三地的單身女性,結果顯示,Sheng Nu(剩女)其實都想結婚,更會想盡法離開剩女行列,例如向男性報低一點自己的學歷等。


不過,21世紀的女性不再必須依靠男人生活,她們有自己的事業、生活、品味,不一定要依照傳統,全身或分身來擔當妻子、媳婦、母親的角色。她們收入能夠完全供養自己的生活,也就有能力擺脫「出嫁從夫」的命運。換句話說,剩女可以指能幹、對自己和別人有要求的單身時代女性。杜先致向《文匯報》表示:「其實這都是很正面的說法,不看『剩女』這個Catchy(引人注意)的字眼,你大可以將它當作讚賞。」


然而時代的轉變遠快於思想的進步,中大亞太研究所性別研究中心主任蔡玉萍在《明報》撰文道:「傳媒時不時把與自己年輕的男性拍拖的女性說成是『姊弟戀』,也標籤與收入比自己高的女性拍拖的男性『食軟飯』、『食拖鞋飯』這些難聽的名字,正正反映了傳統女向上嫁,男向下娶的婚姻規範在21世紀的香港社會仍是根深柢固。」


有云「郎才女貌」,男性「以貌取(娶)人」;女性因才(財)而傾慕是自古以來皆然的事。所謂的剩女,大多數其實都想結婚,但因為自己太能幹,難以找到比自己同樣能幹的男性,就算找到,這些男性條件太好,未必是單身。而男性要找的選擇就多了,基本上所有比自己年輕,職位、收入比自己低的女性,事實上比比皆是。這個現象,形成現在的男女婚配問題,最重要的原因是剩女條件太優越因而難以找到條件相當的對象,相反條件優越的男性卻不愁沒有對象。再加上「男人四十一支花、女人四十爛茶渣」,造成單身時代女性趕於40歲前結婚,而男性還可以慢慢選擇。


事實上有不少女性還是因為不甘於結婚後放棄事業,轉而相夫教子,因而只選擇同居或不結婚。我們應該思考:為何不可以「男主內、女主外」?生產孩子的使命當然必須由女性負責,但男性為何不可以「相妻教子」,做個住家男人,女性取代傳統男性作為經濟支柱?可不可以像兩性最為平等的北歐國家般,政府提供大量高質素的托兒服務,從行政上支持女性安心身兼事業女性與母親兩個身分?如果香港和東亞地區家庭崗位的觀念能夠追趕經濟和社會發展,政府並從行政措施上作出支援,將有助解決婚配問題,及其所影響的低出身率。剩女這個標籤也就撕下了一部分。

相關:

Copyright © 2016 Job Market Publishing Limited. All Right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Part Without Expressed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