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勿」流業
170多年前英國人看準香港與九龍半島之間的海峽水深港闊,適合作為軍事與經濟港口。鴉片戰爭勝利後,英國人於《南京條約》中正式得到香港島這片殖民地。英國人的眼光沒錯,香港位處東亞的中心,航空交通上在5小時之內可達亞洲大部分地區,範圍覆蓋全球半數人口,這些人口正冒起成世界新富,百多年來香港的貿易一片繁榮。 然而近年物流業對外的競爭,加上近期的罷工工潮,為這片海港帶來暗湧。競爭力日失 作為亞洲區交通物流樞紐,物流業是香港產業的龍頭,佔GDP逾25%。內地與美國經濟回穩,於今年1月整體出口與進口貨值按年分別錄得17.6%和23.9%的增長。香港物流協會會長鄭會友笑?說:「最近3個月數字顯著增長,這是好現象吧。」 短期來說,這還可以稱得上好現象,但把長間拉長一點看,2005年香港已經失去海運吞吐量全球第一的位置予新加坡,其後上海迎頭趕上,爬升第一,縱使得到中央「十二五規劃」對香港物流業的「庇佑」,但深圳很有機會在這一兩年超越香港,幾年間連跌幾位,跌到第四。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冒起,而香港作為當時中國對外惟一的門戶,進出口大增,但花無百日紅,這個優勢續漸消失,鄭會友說:「連貨船泊入港也有問題;陸路又全部貨車塞死了。」香港的海運設施增長始增未能徹底接應內地的發展,於是擁有長江流域河口、面向東海有利置的上海也積極發展港口,及後天津、大連、寧波、廈門等亦開發海運。然而這些地方始終位於較北位置,對香港的競爭不大,最大的是深圳,因此以往連接內地與葵涌貨櫃碼頭的中港貨櫃車司機可以月入四、五萬,現在可能不及兩萬。機會一去不返 香港與深圳在海運服務重疊,貨物取道香港出口不合成本效益。香港物流管理人員協會理事長何立基表示,成本的差異在於連接內地與葵涌貨櫃碼頭的拖車,他解釋,拖車公司因兩地法制等問題,多是香港公司,而要聘請香港司機,月薪隨時達20,000元,而內地工人的薪金可能不到3,000元,而且拖車要有中港牌、兩地驗車、保險等,加上香港的碼頭處理費中,每個貨櫃比深圳貴700元至800元,總數加起來,每個貨櫃的運輸成本貴1,600元至1,700元。當深圳海運服務續步與香港接近,內地公司可能選擇深圳,這是香港海運面臨最大的競爭。 競爭還漫延至空運。在2017年,赤?角機場兩條跑道將會飽和,而空運高昂的成本是高價值貨品,如電子消費品、醫療設備等進出口的渠道,香港航班頻密,服務一流,在內地以及亞洲地區保持?難以被取代的位置,但如果第三條跑道不盡快興建,進出口商會考慮使用其他機場,「機會走了,就未必取回來。」何立基說。回魂丹 因此,如何保持和擴大這個機會就是決定競爭能力的關鍵。 在今年初的財政預算案中,政府計畫在屯門和青衣預留兩幅共12公頃的物流用地,當物流設施建成後,將提供超過30萬平方米樓面面積、7,500個不同工種的新就業機會,以及每年超過30億元的經濟收益。但是鄭會友對於這個方案不太以為然:「青衣(和屯門的物流用地)只是止咳,12公頃,最多只容納30至40間物流公司,業界起碼需要超過100公頃。」事實上香港大大小小的物流公司成千上萬間,有約77萬名物流業從業員,佔GDP四分一,是各產業之冠,區區12公頃的土地如何足夠支援物流業這塊大餅呢? 鄭會友問記者:「我問你,香港有沒有物流園?」記答支吾回答葵涌算是吧,他笑?說:「葵涌只是工業區,而中國大城市都有,中國真是地大物博。」 香港山多平地少,最拿手是填海造地,政府在上個月公布「優化土地供應策略:維港以外填海及發展岩洞」第二階段公眾諮詢,建議5個岸邊填海選址、3個岩洞計畫及在香港中部海域填出人工島,總造地2,000至3,000公頃。當中小蠔灣填海面積達100至150公頃,發展成物流園,預料是可以最快上馬的填海計畫;政府亦有意在青衣西南填海80至120公頃,但物流只是土地用途考慮之一。作為一個真正的物流園,除了要有貨倉、馬路、上落貨地區、貨車停泊位、維修、員工飯堂這些必要的設施外,亦要有大型貨品集散地、加工處理廠房,讓第三方物流公司為客戶在貨品上加上該地區適用的射頻條碼、各語這說明書、再包裝等增值服務,而葵涌貨櫃碼頭一直缺乏此種用地,也是稱不上物流園的原因。 然而就算真的有百分百的物流,關於興建加工廠房,鄭會友亦有擔憂的地方,他說:「要看看怎樣興建,有地,如果好像搞地產那樣,炒高地價沒有意思。」原來物流業也懼怕「地產霸權」,所以他建議政府自己興建標準倉供物流業界以兼價租金租用,再另外撥地予大型物流公司自己興建廠房。 這個填海規劃的野心極大,因為政府希望在未來最少填出2,000公頃土地,是整整50個西九文化區的面積,如小蠔灣真的能夠開發成物流園,將會為現時279公頃的葵涌貨櫃碼頭增加100至150公傾物流用地,隨時是優勢漸失的物流業的回魂丹。 認清優點和缺點 「香港有甚麼比人優勝?香港是自由港。」香港物流管理人員協會理事長何立基自問自答:「內地會不會沒有關稅?不會;會不會暢順過海關,好像香港那樣14天出入口才報關?不會;內地多不多人走私漏稅?多!」制度、經驗、效率、質素是香港物流業面對廉價競爭下仍能蓬勃發展的原因,但只顧將自己的優點對照於別人的缺點上,永遠找不出突破的缺口,所以要突破,必先面對自己的缺點,清晰競爭對手的優點。 「無錯,香港面對周邊競爭,所以我們要轉型,鬥價錢低一定輸。」鄭會友清晰內地碼頭最大,亦是香港永遠無法取勝的優點是運輸成本低,但競爭的條件不只一個,他繼續說:「競爭,無非兩種:一種是價錢、一種是質素,我們就用質素跟別人競爭。」他以轉口電器產品為例子,說轉口電器產品,無論轉口到外國或內地,各國插頭可能有別,而廠商在大量生產品時未必設立獨立生產?來安裝不同的插頭,亦避免生產某種插頭的產品過多而濟銷,影響利潤,這時候香港靈活而富效率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便充當產品增值的物服,駐場的技工對應銷售地點為產品更換不同插頭,減低廠商的生產成本,亦提高物流公司的競爭力。「現在要做到甚麼?Your problem, our solution.」鄭會友敲一敲桌面,說:「去哪?找這些Service?香港做得到。」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今年1月27日的網誌《我看高增值物流服務的前景》中,亦對香港高增值物流業作出肯定,並指出「適時庫存管理」(Just in time inventory,即貨品到後盡快銷售或運走,減少存貨所帶來的成本)的重要性。但是鄭會友則認為,日本「311」大災難發生後,來自日本的電子零件因為「適時庫存管理」關係,沒有足夠存貨作電子產品的生產,使各地電子產品生產鏈停頓,「所以適時庫存管理的效用現在有人質疑。」鄭會友總結。 內部勞資矛盾 物流業除了一直以來面對與其他碼頭的競爭外,在上個月發生的碼頭工人罷工事件,引爆出物流公司與碼頭工人長久以來的不咬弦,要求資方加薪兩成,並撤銷工時超長的「?命更」。究竟是工人被剝削得太嚴重,還是工人在工會領袖和社運人士的慫恿下變得貪得無厭? 「工會為工人謀取最大利益,與股東謀取最大利益的原意一樣,」何立基說:「兩者一定會有衝突。」碼頭搬運工作外判是物流業界普遍的做法,何立基說,物流業一向有貿易循環(Trade Circle),世界各地為了準備冬季的衣物貨品,而它們的重量、數量、體積是夏季衣物的好幾倍,加上北美的感恩節,全球的聖誕節是購物高鋒期,所以每到夏季,就是廠商、銷售商和物流業的尖峰時刻,碼頭處理貨品的數量隨時是淡季的兩倍。另外,何立基還以人事管理作為外判出現的原因:「工人的工作編排、調動,老實說,穿西裝的人管不了穿背心、波鞋的人。」事實上,香港不少家具店、便利店等這些涉及本地物流程度極高的公司經常將物流工作外判,減少公司聘用固定數量工人的成本。縱使物流業旺淡有時,也不成外判商剝削工人的條件,「旺季連踩三更(每更12小時)免不了,但又是否合理呢?」何立基強調。 長毛(梁國雄)在《明報》選文寫道:「由1997年至今,工資不升反降,地位日有不如,2003年沙士襲港,資方叫勞方共渡艱,減薪留職;另方面,又以層層分判,推卸僱主責任;到經濟復蘇,卻過橋抽板,拒絕改善薪酬待遇,假外判之手刻薄工友,打壓工運,逍遙法外,善頌善禱拉起『勞資互利、和諧穩定』的大旗,實行抽筋剝髓的壓榨……」然而不少外判商卻說這些年來均有加薪,到底誰是誰非?可以肯定的是,現時操作工種的員工短缺,老化程度相當高,工時長,薪金又沒有明顯優勢,事實上工作又缺乏前景,遠不及巴士、小巴司機等長工工作舒適、糧準。 施永青在其所有的免費報章《am730》中寫道:「然而,工人看不到,香港貨櫃業的競爭力並沒有多少是建基於他們身上。貨櫃碼頭需要龐大的資本投資,當年內地未有積累到這麼多資金建貨櫃碼頭,而李嘉誠卻肯出錢在香港投資,香港才可比人家早走一步。」但是如果沒有一大群辛勤工作的碼頭工作操控龍門架吊機、岸邊吊機;準確而有效率地停泊貨車,進出碼頭,一個冷清卻金雕玉砌的貨櫃碼頭就能與世界各地競爭嗎?一個出色的行業,是基建、資方、勞方三者順利磨合的結果,不可把功勞歸於其中一方。不過施永青仍說白了一個現實:「今次碼頭工人或可以藉?民情的支持,迫碼頭的營運商讓步。但如果投資者覺得回報不理想,他們就把資金投向回報更好的地方。」 不以「工運社運化」的高度去看,單從物流業看,盡快達致勞資雙方認為合理的共識,才是解決糾紛的雙贏局面,亦為迎接政府對物流業大刀?斧施政除去障礙,讓物流業發光發亮,繼續推動香港經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