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起酒店業
2003年,沙士突襲香港,700萬人面上的口罩奮力抵擋病毒入侵,同一時間亦彷彿倒塞了自己的糊口。那一年4月及5月的低谷期,機場每日只有不足10,000人次出入境;酒店入住率不足兩成,旅遊衍生的行業一片死寂。
幸好那一年中央「天降甘露」,「自由行」的出台為香港旅遊業打了一支強心針。內地來港旅客連年破紀錄下,在去年機場全年約有5,600萬人次出入境,平均每天出入境人次達10萬,酒店入住率達九成。而且升勢仍然持續,為旅遊業、酒店業鋪設一條黃金大道,通往未知頂處的高峰。
酒店業迅速膨脹
旅發局預測今年整體訪港旅客人次將升達5,200萬的歷史新高,旅客來源支柱的內地客預計達3,800萬,佔整體訪港旅客73%之多。內地旅客來港旅遊富儉由人,造就各級數的酒店盈利水漲船高。全港共74,000個酒店及賓館房間中,1至3星級酒店入住率超過九成;4、5星級酒店亦有85%,因此酒店業興旺的情況下,花紅亦派得「爽手」,如港島香格里拉員工花紅有4.5個月、九龍香格里拉有4.25個月、君悅有3.25個月,其他不少酒店也有3至4個月花紅。
所謂有得必有失,香港的酒店?眼關顧內地旅客,自然忽略了外國的旅客。旅遊業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向記者表示,內地自由行除了使外國旅客比例下降外,其絕對數字也減少了,「以往酒店向歐美旅行團報價是一年前報價,東南亞的半年,因為旅行社要拿到房價才可成團。」他將外國旅客下降的原因歸咎於與內地自由行旅客「爭房」:「試過在廣東道的酒店,房價平常是2,000多元一晚,貴到上萬元也願意入住。」因為自由行臨時訂房的需求大,來港旅遊亦如港人到澳門及廣東省般方便,而且他們不少真的富有,令酒店不得不放棄外國團體客,轉而迎合內地旅客。
內地旅客中,以商務客消費力最強,他們到港談生意,出席會議,連帶酒店設施的使用率也大幅上升,姚思榮說:「這幾年以來,如果不提早訂房,使用不了好的設施、酒店樓層和餐廳。」可見內地旅強大消費力不只見證於名牌店鋪中如何揮金如土,而體現在各式各樣的服務中。
分不完的大餅
然而,所謂「禍兮福所倚」,去年9月至年尾,相比起2011年同期,本港酒店入住率均錄得跌幅,其中10月至12月的房價更連續下降,今年新春房間預訂率則不足七成,僅年初一至三預訂率超過80%。雖然姚思榮解釋,因為中港交通日益方便,內地旅客已將到港旅遊中?旅遊改變成短?,愈加傾向臨時訂房,所以歸納出農曆新年訂房數無錯是不高,但因為天氣好,突然其來的旅客還是「迫爆」各級數的酒店。不過,他也承認內地旅客來港意欲非當依賴內地的政治氣氛,也就是第四季度酒店業出現微跌的原因,因為那段時候正值中央「十八大」的政治敏感期,人們不得不擔憂政治與經濟狀況。
「(今年)5、6月的情況可能會下跌,因為就如之前所說內地政治氣氛、公費的限制,亦是淡季。」姚思榮認為中央力倡「節儉」,減少「三公」(公款吃喝、公款買車、公款出國)開支是未來阻窒香港旅遊業與酒店業增長的原因:「我估計(5、6月)持平已經很好。」
雖然在內地的關顧下,只要香港政府出聲,中央很有可能在現時49個城市的基礎下再開放更多自由行城市,但現時的中港予盾,內地水貨客搶奶粉事件,蝗蟲論漫山遍野滿天飛的情況下,社會上已有聲音力倡取消「一簽多行」,姚思榮認為取消「一簽多行」表面上影響不大,但對內地旅客的心理影響很大,他說:「如果訊息去到內地,會出現扭轉。」他認為很容易會演化成內地人以為港人2003年後沙士「自由行」的恩賜變成忘恩負義,他舉出例子:「如果一個地方,例如澳門是這樣對我們的,我們會怎樣想呢?」
縱使內地政治氣候會為本港酒店業帶來輕微動盪,但不可忽略的是內地人的荷包愈來愈脹。「內地有錢人愈來愈多,現在他沒錢,來不了,過兩年他可能有錢;」姚思榮說:「下一群有錢又來,一定是不斷滾動的,來過的又再來。」內地13億多人,其實當中仍有很多很想來香港,卻未有能力;而來過香港的,亦會繼續來,猶如港人不時到澳門和廣東省旅遊一樣,所以從大趨勢來看,旅遊業和酒店業的餅將會愈做愈大。
「炒散」存在的必要
從宏觀的角度了解酒店業的生態後,酒店內部的職位方面又如何?
酒店業除了一般公司也有的人事部、會計部、工程部等,支撐一間酒店的中流砥柱就是前?的員工,其主要有3個大部分,分別是房務(包括布草,即清洗?單、布巾等)、餐飲和前堂。與其他服務性行業有別,酒店業在長工的基礎下會聘用大量的「炒散」,其比例由長工七成,「炒散」三成,慢慢變成現時五五比例。
然而酒店業難聘請前?員工是行內行外公認的事實。為職工盟屬會的飲食及酒店業職工總會指出,不少酒店僱主以逢3個星期工作就休息1個星期的方式,逃避《僱傭條例》中有關連續性契約的規定,即僱員只要連續4星期,為同一僱主每星期工作不少於18小時(俗稱4.18),則可享有有薪年假、法定假期、代通知金、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的保障;並指出酒店常以「試工」為名,剝削為實,最極端的例子是日做8小時共執了17間房,日薪只有56元。該會組織幹事胡穗珊向記者說:「一方面要享受(人手增減的)彈性,以及低廉的薪水,不給予任何假期和福利,另一方面又呻不夠人用,其實酒店故意這樣做。」她補充說:「酒店行業兩極化,高層在現時『爆房』情況下,他們分花紅其實分得很好,但他們不重視前?員工的待遇和保障,當員工是一部機器那樣,好像設定了時間制,多久時間之內一定要做完手上的工作。」
酒店真的故意不停製造大量可被剝削的「炒散」,而甘於讓業界墮入普遍性人手不足的惡性循環嗎?當了某大集團酒店餐飲部侍應3年的王先生卻不認同,他說:「酒店餐飲部流失率很大,酒店愈開愈多,員工可以跳來跳去(跳槽)。」他以自己所當的部門為例,今年年頭分3個月的花紅後,已有8個長工同事離職,現時只請聘了兩個回來,可見「炒散」確實為員工增減的波動帶來緩衝,加上王先生認為加薪是多個部門協調的結果,如果這部門某工種加薪,別個部門的同級工種又是否又要加薪?加薪招聘時,本來的員工又是不要一同加薪?加薪並非單一部門的行政決定,而會有牽一髮動全身的效果,所以以大幅加薪來爭取人手不太可行,況且欠缺人手的情況遍及整個酒店業界,一家酒店加薪,另一間酒店亦會以加薪回應,反而增加行業內的流失率,對於酒店僱主來說是事倍功半。
所謂「樹大有枯枝」,難免有僱主向「炒散」進行剝削,但不代表「炒散」制度本身等同剝削。王先生在記者面前拿者電話計算機計算:「炒散」以一天工作12小時計,扣除強積金,一天可賺取600元,如每月工作26日,月薪有15,600元,他說:「我也沒有15,000一個月。」「炒散」得不到酒店的任何福利,看似除了走不掉的工傷責任外,招聘「炒散」看似是逃避勞工責任的擋箭牌,但「炒散」工作本身何嘗也不是背上較少的責任呢?「『炒散』不用『綁死』,長工要一個月代通知,長工又要跟貨(食物、物資的採購、存倉)、編『炒散』的更、跟清潔,」王先生說:「炒散不用。」
小題:長工的晉升機會
「炒散」是不少酒店等服務性行業長久以來皆存在的招聘模式。以酒店餐飲部為例,酒店有時候會在某時間招待大批住客,如有一個100人旅行團入住,又包早餐服務;而其他的大時大節,好像聖誕節,部分酒店餐聽可能提供兩轉晚餐服務,再加宵夜,遠比平常只有一轉晚餐為多。酒店確實沒有能力在短時間內聘請大量長工,長期聘用大量員工亦不符成本效益,這時候「炒散」就充當極其重要的緩衝角色。
雖然「炒散」時薪比長工高、自由度非常大,但始終並非酒店的長工,不能獲得任何晉升機會。「現時難請人,我大佬(上司)對我說,來臨5月6月有幾個Trainee畢業,叫我留他們做長工,」王先生說:「因為這些人有上進心,會『摶升』,會肯做,以及20多歲一定有前途。」
以他自己為例,他中五畢業後便投身飲食業,在該間酒店工作3年,仍然熱情不減,每天工作時仍與客人聊天,縱使很多工作跟身,仍會覺得很輕鬆,試過放幾天假也會覺得沉悶,跑到別家酒店當「炒散」。面對行內極高的流失率,他也有想過「跳槽」,但他早已把酒店餐飲業看成自己的事業,所以當一位「跳槽」的舊同事月薪上升2,000元,他就有這個想法:「我在這?做了3年,如果我走了,就要由Waiter階段重頭來過,如果今年我升做Senior,到時再走,我就帶著這個『地位』走。」
王先生初入職時不是沒有捱過,搬貨初時也不夠力搬,便嘗試逐少逐少搬,搬慣了就沒問題,形同工作上知識和經驗一樣,往往要學、要做才能得到,也是進步、晉升的基礎,但他眼見現時的90後遇到要搬貨的工作,第一時間考慮的不是怎樣搬,而是找哪一間不用搬。「看得出現在的90後,九成也做不長,有些80後也在『hea』,真的不知道心態為何可以相差這麼遠。」只欠幾天便是90後的他也不禁嘆道:「想像不了再後一輩是怎樣!」
酒店業不同其他服務性行業,一般的酒店規模大,工種多。同一時間雖然要求高、辛勞、可能24小時工作,但晉升階梯層次分明,在行業嚴重欠缺長工的情況下,算得上是「上位」容易的行業。如果擁有大學酒店業相關課程的學位者,不少情況下只需實習一、兩年,但可接駁到管理層,遠比從低做起快。
王先生沒有高學歷背景,仍以當Supervisor為可見的目標。雖然他深知當Supervisor可能需時十年八年,但依然向這個目標進發,「所以做酒店是一件漫長的事。」他理所當然地說。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