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儀經理人
在公園,有時看見小朋友坐?嬰兒車,在父母的照顧下搖晃身體,指?雀鳥尖叫;亦不時看見老人家坐?輪椅,在子女照顧下曬太陽,呼吸清新空氣。人生可以大富大貴,亦可潦倒一生,但有一點是公平的,就是從出生開始,也是一同走向生命的盡頭,即是死亡,無人能夠避免。
人生充滿選擇,選擇人生的任務,耶穌選擇拯救世人;釋迦牟尼選擇幫助世人脫苦海,而一般人,可能選擇甘於當一顆小齒輪,只求安安穩穩過日子。生命完結,任務完結,然而這卻是殯儀業工作的起始點。
石山,是記者工作的目的地,也是公公婆婆人生的目的地。先走到靈灰安置所「仰念堂」二樓,用濕了水的紙巾抹拭他們的遺照和石碑,由於半個月前的重陽節,整個家族才剛拜祭完,塵灰不是太多,只把紙巾印上輕輕的灰黑色。坐在鐵椅上與他們享受著現實中極為奢侈的寧靜,腦海才可得以空白、放鬆好一會。附近燃燒香燭飄來的煙喚醒了記者,於是合十雙手,對他們說再見便離開。記者沒有忘記當日的任務,正當打算走到天台,拿起相機,向遠處拍下火葬場清幽的外貌時,聽見似近若遠,敲打法事所用樂器和唸誦的聲音,原來對面「思親堂」正有人進行安置骨灰的儀式。當日稍後,訪問香港殯儀學會總監莫羽彤(Ruby)時她告訴記者,申請政府靈灰龕位隨時需時3年以上,期間可能將骨灰安置在家,或以每月300至500元租用坊間的「骨灰酒店」。眼見他們沒有穿麻戴孝,故猜想那不是出殯,而是安置骨灰儀式。
不是禮儀師
「我的工作不是禮儀師。」訪問剛開始時Ruby就「表明身分」:「我是一個統籌、策劃,簡單是叫作服務員,禮儀師不太適用。」她認為中國文化始終與日本的有出入,而且稱得上禮儀師的,必須精通中國各處方言、知悉各地的習俗之餘,亦有能力將各種類喪事辦好。雖然她是學會的總監,在這行工作達7年之久,也是公司各大小喪禮的主要統籌角色,但仍未能攀上禮儀師之名的邊緣,所以大家要構想她的工作,最好想像她是一名喪禮上的統籌、教學上的總監好了。
既然稱得上統籌,身邊當然還有不少協助她的同事,即是數名助理與堂倌(喪禮主持),除此之外,還有神職人員(道教的是喃嘸師傅;佛教的是大師、法師或尼姑;基督教是牧師;天主教是神父)、抬棺木的仵工、化妝師等等。
以一般道教儀式為例,連續兩日的喪禮中,喃嘸師傅會在第一天的下午4時半左右進行「開路」儀式,屆時子孫們會穿上白衫白褲(上孝),師父唸出先人的姓名、時辰八字、籍貫、生前住處,請先人到來受香火和拜祭;六時半左右正式「開壇」,請各「大神」到壇前,「喃嘸師傅其實像陽間的律師,即陰間的狀師。」Ruby說,此時師傅會以唸經的方式和大神們談判,訴說先人曾經做過壞事,但也做過不少好事,子孫們亦具孝心,希望超渡先人,過世後到一個較好的地方。「不用受苦,拯救了他(先人)。」Ruby說。之後便是一連串儀式,包括「破地獄」、「過金銀橋」、「遊十殿」等,亦會邀請其他早已過世的祖先到臨壇前,一起受功德。可是,「破地獄」本是因病、意外等枉死而進行,作用是由師傅打開相傳十八層的地獄之門,拯救亡魂上來,Ruby說:「現在『破地獄』變成喪禮上一個show。」。她認為法事有很多,正確是看先人的情況而決定做哪一套儀式。最後「坐蓮花」、「送亡」送走「大神」後,時間大概來到10時左右,也是換回衣服,回家休息的時候。
完成喪禮
因為忘記充電,相機快沒電了,記者快快關掉相機,走到剛才所拍的火葬場。在火葬場四角的禮堂前方均分別有水池,池面除了伸出水生植物的葉子,也有幾朵待放的蓮花在靜靜的流水中輕擺?。理學始祖周敦頤的《愛蓮說》中讚揚蓮花「出淤泥而不染」;佛教以蓮花比喻純潔,亦是前往西方極樂的盛載工具。於如此清幽的環境火化,除了讓先人及早到達淨土,也附合了子孫們的願景。
一般火化之前,也是喪禮第二天進行的。參與喪禮者要先15分鐘到達,儀式有「入殮」,即將遺體放入棺木,再進行瞻仰遺容,之後「上山」。完成火化後,就跨火盆,再用碌柚葉洗手,乘旅遊巴去食解慰酒(守孝一年)或纓紅宴(當日除孝),如不計算7日後取回骨灰和可能需時數年才等到的政府龕位,整個喪禮可叫作完成。
由世襲制到師生制
父親為喃嘸師傅、丈夫為仵工,Ruby認為殯儀業確實是主要靠世襲來經營的行業,但近年除了仍然保持世襲和師徒制外,殯儀業的課程也愈開愈多。Ruby除了是學會的總監,在學校教授殯儀知識外,也擁有殯儀公司,也會聘用在學校畢業的學員作為自己團隊的一份子。「我只會看你堅持夠不夠,如果你自己對別人說你讀殯儀、做殯儀,別人即刻疏遠你。」她見過不少學生的父母怕子女「有??」,壓力太大,堅持不了,就算質素再好也可能自動流失:「很老套,還是講緣份,看他有沒有緣份留下。」
不過,俗語亦有話:「緣是天意,份是人為。」是不是適合做殯儀這一行,要看自己願不願意?牲。以Ruby例,雖然她有兩個兒子,因為她無法預料別人何時去世,也不能讓一直親自跟進的客人有急事也聯絡不上自己,所以她不能去旅行,甚至要預計如果有甚麼事,也要肯定自己身處的地方在兩個小時內一定會得到公司,而且滴酒不沾,以確保任何時候也是盡量清醒。她看過有年輕人前一天有朋友生日,晚上去玩、去喝酒,之後倒頭大睡,完全不理會明天早上是先人大殮的日子,要別人連忙找人「補位」。「沒甚麼的,永不錄用,這是個人操守的問題。」她說。
沿著火葬場的小斜路一直走,前方就是讓人撒先人骨灰的紀念花園。由於在七月才開始?用,至今使用次數不多,所以在眾多石碑上只有一塊的其中一面上有先人的資料,其他的空空如也。紀念花園間隔?土葬場與骨灰龕場,向有關當局申請後,親人可以親自或由食環署職員幫助下,沿?灰白色的石路,在草地上撒骨灰。就這樣,遺體落在草地上,成為綠草生長的養份,安心上路,而遺產,無論是金錢或物業,也由親友承繼,但時代變遷,有一樣東西,逝世者帶不走之餘,親友也非必能承繼。這就是網上遺產。
之前有一名美軍在伊拉克服役時,時常透過雅虎的電郵與身在美國的父親溝通,但有一天很不幸運,他被一枚炸彈炸死了,父親一直想取回兒子電郵帳戶內的所有電郵和資料,整理成一本紀念冊,不過根據法例和雅虎的授權確認,父親是有權接管兒子的任何遺產,包括網上遺產,可是卻沒有登入帳戶的權利。經過訴訟後,法庭決定雅虎需要把帳戶資料燒錄到光碟,就這樣解決了問題。
平時酷愛拍照上載到facebook的Ryanne看完這篇新聞後深會很深,市面上又沒有公司能夠提供合適的服務,便產生了一個念頭:「不如自己弄一個吧!」其後在某個創業的活動中認識了一名精於寫網頁,亦對此念頭有興趣的意大利人,他便在兩日時間內創建了Perpetu網站,並贏得比賽,得到數碼港共10萬元的資助。
在網站上,首先點選自己所需的服務(有facebook、Gmail、Tweeter等)。如facebook,將之與Perpetu連結後,可再選擇自己過世後的「Final Wall Post」、要備份的相簿等,只要填上接收人的電郵,當Perpetu的工作人員「確認」你過世後,便會執後死者「遺願」,將相片以壓縮檔發送到指定電郵,以及發出「Final Wall Post」。可是,重大的問題,如何得悉用家已死呢?其實在完成選擇服務步驟後,網頁會彈出一個PDF檔案,上面除了有用家的資料外,還有一個獨一無二的識別碼,當親友在用家死後,登上Perpetu,輸入基本資料和識別碼後,Perpetu便得悉有用家過世了。所以,如果親友丟掉或忘記了那個PDF,該服務可說發揮不了效用,「沒有辦法了,那個人根本信不過!」Ryanne說。
Mission Possilbe
「我們是人,然後信奉不同的宗教,對於我來說所有宗教也是一個大同世界,無分彼此。」Ruby認為自己經跳出道家修行,找回原本的自己:「即是我的Mission。」她以10年為期,以頭10年改變業界的負面形象;再用10年時間做社會工作,關注基層生活;再下一個10年呢?「不停摸索,去找覺得有意的事去做。」
記者總相信上天既然賜予某人生命,總不是為了這人能夠吃喝玩樂。雖然人未必能找到偉大的任務,但當一名小市民,以自己的工作、身分老老實實地當一顆小齒輪,默默為社會貢獻,其實也是微小而重要的任務,就如屬厭惡性行業的殯儀從業員一樣。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