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擬明年加大學本地生學費 八年來首次
自2017/18學年起,英國的大學本地生學費被凍結在每年九千二百五十英鎊的水平,但新任教育大臣方佩芝(Bridget Phillipson)宣佈,學費將從2025年4 月起上調,這將會是英國事隔八年來首次調整本地大學生學費。
方佩芝上周一在國會宣佈增加大學學費計劃,最高上限根據通脹率釐定,這意味着英國大學本地生明年學費將增加二百八十五英鎊(約港幣二千八百六十九元)至九千五百三十五英鎊(約港幣九萬六千零一十七元)。然而,她沒有確認未來幾年學費是否會上漲,其後接受天空新聞採訪時她又表示,對於往後的本地生大學學費會否隨着通脹而每年調升,今屆政府「尚未做出決定」,並補充說:「我們打算在未來幾個月內啟動改革。」
保守黨影子教育大臣勞拉‧特洛特指責工黨背叛了學生,「這是工黨在長長名單上的又一個違諾。」英國首相施紀賢在2020年競逐工黨領袖時曾承諾取消本地生學費,但去年收回了這一承諾,其後改稱如果工黨在今年7月選舉勝出,將為學生製定「更公平的解決方案」。
方佩芝宣佈加學費消息時稱,本屆政府是為了解決大學財政危機,不得不作出這個艱難決定。上月一項民調顯示,只有9%受訪者支持加學費。
工黨貝理雅政府於1998年首次實施收取本地大學生每年一千英鎊學費,2006 年升至三千英鎊。2012年,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聯合政府將這筆費用增加了兩倍,達到九千英鎊,當時在社會引發巨大反彈。自2017/18學年起,英國的本地大學生學費一直被凍結在每年九千二百五十英鎊的水平。
路透社報道,英國大學不像美國大學般可獲政府大幅資助,而且由於本地生學費多年凍結,故一直依靠國際生的無上限學費來達至收支平衡。惟上屆政府推出打擊非法移民,海外生數量大減,預計今年將有近一半英國大學出現虧損。
另外,英國政府日前亦宣佈大幅加稅,以填補財政缺口,並加大公共開支。今年7月英國大選時,工黨曾承諾不會加稅。早前一項民調便顯示,工黨三年來首次失去對保守黨的領先優勢。
工黨政府計劃上調大學學費的消息,對於持BNO移英港人暫時還沒有大影響,因為現時和未來兩三年內在英國升讀大學的移英港人子女,應該還需要支付較高的國際生學費。不過若然工黨落實加學費,則未來港人子女即使已經在英國住滿五年而獲得永久居留身份,可以享受本地生學費待遇。
報道未有提及國際生學費。英國大學分為本地生學費與國際生學費,國際生學費一般大幅高於本地生學費,據英國文化協會網站,學士學位的國際生學費通常由一萬一千四百英鎊(約港幣十一點八萬元)到三萬八千英鎊(港幣三十九點五萬元)不等。
(本文轉載自星島網)
從小在英國寄宿中學開始,在英國倫敦生活了15年,對當地生活和地區非常熟悉。陳博士就讀優質海外學府,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英皇學院科學學士、帝國學院大學科學碩士,布里斯託大學教育行政管理和政策研究博士。她對本地和海外升學出路瞭如指掌,廣受家長和留學生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