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情報

主頁 > 職場情報 > 搵工無障礙

搵工無障礙

  • 25 Oct 2013
黃之鋒(左)是學民思潮的靈魂人物,自「反國教」後沒有停止關心時事和政治。
黃之鋒(左)是學民思潮的靈魂人物,自「反國教」後沒有停止關心時事和政治。
黃之鋒(左)是學民思潮的靈魂人物,自「反國教」後沒有停止關心時事和政治。
黃之鋒(左)是學民思潮的靈魂人物,自「反國教」後沒有停止關心時事和政治。
障礙的作用,就是讓人跨過,更大的障礙,就用更大的決心和毅力跨過。平步青雲的一生,沒有起伏,別人看起來再耀眼,自己也感受不了當中的精彩。學習障礙人士、殘疾運動員,成因先天又好,後天又好,在某程度上羈絆?他們的一生,不能逆轉,特別在就業方面,好多時處於就業市場的底層位置,「職不襯身」、失業問題困擾?他們。


然而,現在有機構、公司正在逆轉這個情況,避開他們的障礙,尋找他們的優點,準備在就業市場上大放異彩。


「你的箭鋒快,射中王敵之心;萬民仆倒在你以下。」《聖經》(詩45:5)甚具氣勢的一段說話,是黃之鋒的「鋒」字的由來。而他的洋名Joshua,是《舊約》中的約書亞,他驍勇善戰,領導希伯來人佔領富饒的以色列。還記得去年「反國教」運動中,黃之鋒領導「學民思潮」和12萬名香港市民,「佔領」政府總部外的「公民廣場」,「成功」迫使政府擱置國民教育。記者有幸「反國教」策動罷課之前訪問黃之鋒,他一手拿?iPad,一手按?電話,但對答仍如「疾風烈火」,侃侃而談,記者自此再沒有遇過說話如此靈巧,又能一心幾用的受訪者了。然而又有誰在這張利嘴間,發現到他有讀寫障礙的蛛絲馬跡?


在7歲那年,他被診斷為讀寫障礙,默書不及格是常事,整體成績是下游之爭,但他有個「缺點的優點」,他的小學老師說:「這個黃之鋒,死剩把口!」


從黃之鋒的處男作《我不是英雄》,他媽媽的代序<我兒之鋒-GRACE(黃之鋒母親)>中寫道,即使溫習了兩日,兒子小三時默書例牌0至30分,到中一仍分不清「太」與「大」二字,「錯別字多如牛毛」。但他中三開始,沉迷看書,錯別字開始減少,且漸現文字風格,後來,這個有讀書障礙的小伙子,竟然奪得浸會大學語文中心頒授的「第六屆大學文學獎之少年作家獎。」黃之鋒小一時的生日願望是:「希望將來娶的太太,好像媽媽般善良、愛主、勤力。」雖然他的中文成績仍然一般,但複雜的中文象形文字不能羈絆他。他現在是一個善良、充滿熱忱,不折不扣的專欄、政論作家,燦爛人生,才剛開始。


學習障礙 毫無支援

根據教育局「教育心理服務(新界)組」的「及早識別和輔導學習困難的小一學生」計畫資料所示,學校於2004/2005年度開始運用電子書內的電子書量表和輔導教村來識別和輔導有「學習困難」(又稱學習障礙)的小一學生。換句話說,在10年前的2003年,政府還未大力進行識別和輔導有學習困難的小學生,而事實上學習障礙)是社會上較新穎的名詞,現時才漸漸對此認識,開始了解這類學生的學習情況是怎樣。以前學校每有成績差的學生,不時被強加上懶惰、不專心等負面標籤,學校、家長、學生沒有思考甚麼才是根本的問題。雖然今天多了人知道甚麼是學習障礙,在學校,特別是小學,投放不少服務,應對這班學生的學習需要,但服務一直只限於學習方面,如香港青年協會(簡稱:青協)青年工作幹事、註冊社工馮學毅所說:「10年後到這班人出來社會工作,政府沒有任何支援給他們。」


只是一個缺點

根據教育局的定義,學習障礙是泛指一系列學習異常的負面表現,例如在閱讀、寫作、聆聽、說話方面有顯著困難。當中常見的有5類,分別是「讀寫障礙」、「特殊數學運算障礙」、「特殊語言障礙」、「發展性協調障礙」及「視覺空間感知障礙」,其中「讀寫障礙」就是最為人所知,而又較為普遍的一種。據統計,現時每年平均有最少8,000至10,000名學習障礙的高中畢業生踏入職場。由於他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成績本已不光鮮,既然學歷上比人輸蝕、又沒有工作經驗,學習障礙同時影響他們日常生活、社交等能力。學習本已難以帶來成功感,在求職方面亦經常碰釘,聽慣「回家等消息」,心理上帶來一次又一次的挫敗感,走入惡性循環,對求職更缺自信。


我們一向所稱的「老人痴呆症」,因為帶有歧視和標籤效應,已經改為「認知障礙症」、「腦退化症」。「不怕生錯命,最怕改壞名」,在社會對學習障礙還沒有清楚的圖畫時,人們很容易從其名稱中「斷章取義」,「很坦白,僱主不能夠很掌握得到甚麼是學習障礙,多數有個掛?:智障。」馮學毅說:「有『障礙』兩個字,令人很易聯想為智障。」事實上要確認學習障礙,必需經過心理學家的專業評估,確定智商同時是正常的,他說:「只是某些種類的工作能力差一點,整體來說工作沒有問題的。」


馮學毅所工作的青協在今年2月開始,推出「職橋」(Project Bridge)計畫,為15至24歲被評估或懷疑有學習障礙的青年人提供為期18個月的就業支援服務,由職業治療師所做的個人評估,到培訓、試工、就業,為他們搭上就職橋樑。截至上個月尾,已經取錄了56人,約20位僱主肯主動提供試工機會,暫時10人成功就業。


社會對學習障礙的認識不足,就是學習障礙人士最大的就業障礙。「看你們《JobMarket》上的求職廣告,打電話給僱主,人家都只是說電郵些資料過去。」學習障礙這名稱還引來其他的誤會,馮學毅說:「僱主的角度最怕是他們幫不幫到我啊?或者會不會是不良少年呀?」相比「過度活躍症」較為人所知,大家已經明白這只是代表比較活躍,「跑跑跳跳而已,智能沒有問題」,他說:「學習障礙有個簡稱,叫『看不到的障礙』。」他認為智障、過度活躍症可從外表和行為中觀察得到,相反因為學習障礙「看不見」,就惹來僱主過多臆測。


由於學習障礙的人,成績較差,文字處理欠佳,所以「甚麼師甚麼師」早已不屬他們和青協的考慮範圍,因此職橋計畫提供的培訓課程都偏向實務性質,如包餅、攝影、銷售、辦公室助理、沖咖啡、音響後台等工作,在資源所限下盡量提供多個行業培訓機會。在與僱主合作的工作空缺配對後,僱主會提供1個月的試工機會,雖然這個月工作沒有薪金,但青協會提供一些車馬費,試工後覺得適合,就會正式聘用。「學習障礙人士的能力沒有問題,只要不是讀寫方面的工作,他們其他能力可以很強,可以做其他工作,不是這一群人的能力弱。」馮學毅說:「人總有缺點,你就當作是一個缺點。」對,誰沒有缺點?


避開障礙

與馮學毅對談後,已經對學習障礙和職橋計畫有了初步的認識。在他的帶領下,兩位學習障礙的年輕人子如和采兒走進來,分別18歲和19歲。她們在同一家但不同分店的快餐店工作過,對於快餐店繁忙的工作、又要捱罵均感到吃不消,辭了職,而問及兩人其實屬哪個類別的學習障礙,皆說已經記不起了。事實上,到底是哪種學習障礙根本不重要,因為在試工前,僱主都會對她們進行簡單的測試,所以甚麼障礙(缺點)都好,只要僱主因應工種作出適切的面試,分配工作上避開求職者的障礙,他們與其他員工在工作能力上根本沒有分別。


子如現時在一家玩具模型代理商工作,負責倉務工作,雖然她的數學能力較弱,但仍然通過公司的算術測試,而僱主由始至終亦沒有探究她的障礙在哪。說話說不停,一開口機關槍式數落以前在快餐店的工作,當參加職橋計畫後,「沒有以前般那麼容易衝動,言語溝通又好了些。以前我動不動就發脾氣。」她坦言:「很多舊同學碰面時都說我溫柔多了,善良多了。」由以往在快餐店工作捱罵,到今日參加培訓後得到喜歡的工作,她說:「輕輕鬆鬆地面對你的困難,甚麼問題也能迎刃而解。」


子如身旁是害羞的采兒,她在言語表達和手腳協調方面差一點,相比以往見工只聽到「回家等消息吧」,現在很快可以在大型美食廣場上班。


職橋計畫帶來的效果不止限於就業上,事實上,這群學習障礙的年輕人很多時候會編排在同一班別中上課。他們的情況類似,需要的支援差不多,不像傳統學校?在成績和社交上出現明顯的差異,所以會帶來同學間互相支持的額外效果,他們在培訓中不再受主流所排擠,有助建立他們的自信心。就好像采兒可能比較害羞,有時候需要子如幫忙答問題,當問及她們二人是好朋友嗎?子如先答:「我對她就是,不知她對我是不是。」子如望一望采兒,采兒笑一笑,點頭稱是。



他殘疾 他奪金 他工作

「不知道甚麼是世界紀錄,也不知道甚麼是奧運金牌,即殘奧金牌,所以在無壓力下完成了4乘100米賽事,拿了金牌也破了世界紀錄。」天生患有痙攣和弱聽的殘疾運動員蘇樺偉曾經接受電視台訪問時說:「那時候也不知甚麼來的,一片空白。」從此,這片空白便被短跑和12面殘奧?牌所填滿,被人稱為「神奇小子」。這次1996年阿特蘭大殘奧會,是蘇樺偉人生第一次的賽跑比賽,亦是第一次奪得金牌,兼打破男子4乘100米接力(T35-38級)世界紀錄。但原來比賽前,他只接受過普通的訓練,破了那次世界紀錄後才接受正式訓練。直到去年倫敦殘奧會,他也得到驕人成績,但由於弱聽關係,他說:「聽覺方面我一向聽不到槍聽,有時甚至要看人起步,所以慢了。」


在2008年北京殘奧會,男子200米(T36級)賽事中,蘇樺偉在最後100米成功帶出,保持領先下首名衝過終點,以24秒65打破自己創下的世界紀錄再次奪金。劉翔在2004年雅典奧運男子110米欄奪得金牌後激動地說:「誰說黃種人不能進入奧運會前八名?我是世界冠軍,我相信夢想終究會變成現實的,還會有更多更多的奇跡!」奇跡,一早已經在1996年由當時「一片空白」的蘇樺偉成真了。


與蘇樺偉見面時,他身穿粉藍色恤衫、西褲,沒有了運動服,掛上愉悅的笑容,變成傳媒之友,與在場的眾多記者自在地談天,談談運動事業、亦談談近來的新工作。對,他現在是一名運動員,亦是一名白領。


現在的蘇樺偉,每星期一日,朝九晚六,於人力源服務公司「Adecco」工作已經3個月,主要工作是推廣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計畫。記者問他辛苦嗎?「OK啦。」他說不是OK辛苦,而是OK,接受得來,「最重要學到東西,起碼學到大型公司需要的一定知識。」他現時32歲,對於一個運動員來說,已經是「暮年」,但他仍未有退下來的打算,只想一路訓練,一路返工,當退役的一日出現,希望能夠投身IT工作。不過,運動員基本上沒有工作經驗,特別是殘疾運動員,或因歧視,或因種種原因,往往不是僱主考慮招聘之列,蘇樺偉說:「他們可能覺得,傷殘人士坐?輪椅,或者?個叉(扶手杖),他們可能已經說不請你,可能嫌你行得慢,輪椅很佔地方。」無可否認,蘇樺偉因為痙攣關係,記者返聽錄音數次也未必聽清楚他的說話,僱主聘請殘疾運動員時會有多一重考慮嗎?



就職鴻溝

其實與蘇樺偉見面的場合,是殘奧會與人力源服務公司Adecco進行續約儀式。Adecco分別於2005年和2007年與國際奧委會和國際殘奧會合作,推出運動員職業發展計畫,超過11,000名來自百餘個國家或地區的奧運會及殘奧會運動員在全球參與這兩個計畫。在計畫下,會提供教育、生活技能、職業發展及工作實習的專門知識,協助運動員退役後投身工作。在2011年5月起,Adecco就與香港殘奧會合作推行這項計畫,而蘇樺偉就是今次計畫的其中一員參加者。


運動員雖然也是一份職業,但是一份流動性極低,極早「退休」的職業,運動員與尋常工作彷彿有一條無形的鴻溝,不阻止其中的流動,卻出現無形掣肘,使到運動員退役後,總讓人認為不是做教練,便是開運動店,相反如前劍擊運動員退役後當上民政事務局項目經理(康樂及體育)的何嘉麗,以及前殘疾劍擊運動員張偉良擔任多項公職的例子,確實不常見,而在私人公司,這種轉型更為罕有。不過,正如Adecco國際運動員職業發展計畫高級副主席Patrick Glennon所說:「他們知道如何進行訓練,但他們不懂如何將在運動上的知識轉化到職場上。」運動員的成績,是經過艱苦鍛練得來的,其毅力、堅持,是非一般大小企業員工所能比擬,僱主往往忽略運動員這一項優點,亦看不見這優點可以轉化為企業的優勢。「如果我經營一間公司,有競爭對手,我會希望與競爭對手聘請一樣的人嗎?甚麼才是令到我們做得比對手好?這視乎誰能帶來這個分別,就是員工的態度令到我的公司在市場上帶來分別,一些非常努力的員工,但公司往往很難找到。這個計畫就是找出一些出色的人,為職場帶來改變。」Patrick繼續說:「我相信這會為就業市場帶來改變;我相信這些公司會變得更成功;我相信能夠幫助運動員找到一些機構,大家一起打拼。」



缺點轉化為優點

同場的還有另一位殘疾輪椅劍擊運動員陳穎健。他2011年7月開始參加這個計畫,那時候剛剛讀完會計高級文憑,而2012年就是倫敦殘奧會了,他說:「你知啦,還有1年就是倫敦殘奧會,衡量過後都參加了。」比起蘇樺偉在訓練下只是每星期一天工作周,陳穎健就如一般上班族沒有分別,星期一至五,朝九晚六,放工後7時至11時還是劍擊訓練的時間。雖然在自己熟悉的殘奧會中擔任會計工作,但他也不禁默默點頭,說兼顧工作與運動,非常辛苦,唯一比一般打工仔好的,就是較多的14日年假。


由於運動員,尤其是殘疾運動員,CV上亮點已經不多,工作經驗淺薄,一般認為較難在就業市場搵工,但未來會修讀會計學士學位的陳穎健卻認為:「如果有專業資格,或讀過專上學院的都OK,搵工沒有問題,反而有些成績不理想的可能有一點困難。」他覺得僱主對於殘疾運動員的招聘態度不在於行動是否方便,反而會預視作為運動員,應該會經常請假,影響工作效率和投入程度。今天的運動員,其實在學歷上已經比以往高得多,坊間專上課程亦多,市場上其實有不少工作,學歷要求與運動員資歷相符,但就是因為僱主保守、遲疑,寧願留意「正常」求職者,而忽略運動員,陳穎健說:「唯一可能的分別是經驗問題,如果多一點這一類的計畫,有多一些機會讓他在做運動員時,有相對的工作經驗,已經幫了一個大忙。」


僱主和員工的關係,其實不是由上而下,而是相輔相乘的平行關係:僱主提供就業機會讓員工發揮所長,賺得收入;同時員工亦提供勞力、創意給僱主,所以在招聘和就業上,員工尋找最佳的發展機會;僱主亦選擇最適合公司的員工。然而,僱主往往只看?CV來尋找員工,而忽略了運動員在CV上寫不出的優點,「一些精英的運動員,通常他們的目標很清晰,他們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甚麼,或者怎樣幫到公司。」陳穎健說最大的問題是:「怎樣將運動員和公司連結在一起。」現時僱主對於求職者的要求,甚麼也是次要,態度才是第一,但可恨的是,現時沒有人力資源顧問公司能夠有系統地,將運動員擁有的心理質素、體育精神,成功地轉化為職場的養分,把他們的魄力注企業團隊中。如果有人發明一個轉化的方法,得益的不獨是退役後面臨失業的運動員,而是企業的團隊精神。


參加Adecco與香港殘奧會合作的計畫,陳穎健認為,工作與履歷配對,其實其他獵頭公司一直進行中,但Adecco與它們最大的分別,是「人性化一點」,會首先深入了解運動員的特質,再針對地作出培訓、配對工作。他說:「願景是希望這是一個長期的模式,不只是兩三年期限,而可以幫到更多運動員,我覺得殘疾人士是有工作能力,只是欠缺一個機會。」只要有僱主嘗試聘用殘疾運動員後,發覺他們工作能力與一般人沒有分別,而且能為企業注入積極的「正能量」,就會發現他們帶來的優點,體育精神感染上下員工。


每個人都有缺點,學習障礙又好,殘疾又好,可能只是兩個可以量化的缺點,只要轉個角度看,尋找到轉化的方法,缺點會帶來優點。就如錯別字「多如牛毛」的黃之鋒一樣,現年17歲,已是一名政治評論作家、政治人物。他的讀寫障礙,早已不是羈絆。

相關:

Copyright © 2016 Job Market Publishing Limited. All Right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Part Without Expressed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