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情報

主頁 > 職場情報 > 生物醫學工程 高增值行業 貢獻人類健康

生物醫學工程 高增值行業 貢獻人類健康

  • 20 Mar 2020
香港城市大學早着先機,兩年前開辦生物醫學工程理學碩士課程,為業界栽培人才。
香港城市大學早着先機,兩年前開辦生物醫學工程理學碩士課程,為業界栽培人才。
香港城市大學早着先機,兩年前開辦生物醫學工程理學碩士課程,為業界栽培人才。
應對人口老化、頑疾疫症的挑戰,除了前綫醫護的專才,生物醫學工程師亦擔當關鍵的角色。
香港城市大學早着先機,兩年前開辦生物醫學工程理學碩士課程,為業界栽培人才。
生物醫學工程理學碩士包括四大領域:細胞組織工程、醫學設備製造及成象、醫療機械人和人工智能,以及醫學保健信息學。

應對人口老化、頑疾疫症的挑戰,除了前綫醫護的專才,生物醫學工程師亦擔當關鍵的角色。他們正好是醫學與醫療保健儀器之間的橋梁,以智慧的工程技術,研發嶄新的診斷與醫療儀器,提升治療的精準度,加快診斷速度,以及整合醫療數據,都是守護人類健康,提升生活質素的重要一環。有志者可以透過進修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理學碩士課程,掌握最前沿的知識與技術,躋身高速發展的行業,貢獻社會,發揮所長。

 

 

維護大型醫療儀器 保健產品推陳出新

隨着智能手環大行其道,普羅大眾對生物醫學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的應用並不陌生,例如量度心跳和步數的腕表、家用血壓計,以至按摩椅等保健產品,都是生物醫學工程的產物。至於身體檢查時經常會接觸到的X光機,或大型儀器如磁力共振成像等,更加是診斷病症必不可缺的工具。推陳出新的醫學儀器,正正是生物醫學工程的目標,探討各種工程手段,組建醫療器材硬件或軟件,以促進人類的身體健康。香港城市大學早着先機,兩年前開辦生物醫學工程理學碩士課程,為業界栽培人才。

 

 

其課程主任賴偉超博士說:「過去小型保健產品是由產品設計或機械電子工程底子的人才兼任,他們並無生物醫學工程的訓練。但當市場需要愈來愈殷切,醫學儀器愈見精細,非專科背景的人員必須增進醫學相關知識,方可進深研發。此外,醫院診所亦需要採購及維護大型醫學儀器如磁力共振成像(MRI)、電腦斷層掃描(CT)等。隨着醫療服務擴大,醫院及醫療中心又需要專業人才添置儀器,並定期檢測修理,確保正常運作,才能提升疾病防治的效率。」他指,醫護人員是儀器使用者,守護病人的健康,但如要評核儀器及保健產品的功能水平,就要靠生物醫學工程師。「我們跟業界關係密切,了解到市場求才若渴,故城大將生物醫學工程學碩士獨立成科,正好回應社會的真實需要。」

 

 

美國及香港求才若渴 人口老化促需求

學系副系主任林曉維博士,補充說明了全球對生物醫學工程師的行業趨勢:「根據調查,美國在2012至2014年間,生物醫學工程師的職位增長達百分之十,高於一般工程職位百分之七的增長;而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預測,由2014至2024年,生物醫學工程師的職位將增加五千一百個,增幅達百分之二十三,達到二萬一千二百人,是工程界別中最有活力的專科。」

 

 

聚焦香港,《行政長官2019年施政報告》亦着意推動創科,包括提出啟動科學園第二階段擴建計畫,推動環球科研合作的兩個創新平台,重點科技範疇正正包括生物醫藥科技與人工智能,以及機械人技術。林曉維說:「除了有政策支持,事實上本地人口高齡化的速度在未來二十年將會加快,到了2036年平均每三人就有一位是六十五歲或以上的長者,對醫療服務及科技的需求只會有增無減。而香港在大灣區的科研範圍上佔有領先的地位,經專業培訓的人才,可乘着大中華區的優勢,以先進的科技提升醫療的水平和質素,躋身高技術含量、高增值的行業,發展專業的同時,又可造福人群。」

 

 

涵蓋範圍廣闊 含大數據及人工智能

生物醫學工程理學碩士為一年全日制課程,涵蓋範圍廣闊,重點利用工程原理、技術及設計理念,達到醫療保健的目的。課程特點是各學科結合了工程學與生物醫學領域,既有工程數學、電路理論等工程知識,也有人體結構、細胞生物等醫學知識。整體包括四大領域:細胞組織工程、醫學設備製造及成象、醫療機械人和人工智能,以及醫學保健信息學。除核心科目外,學員可就興趣或弱項修讀多元化的選修科,例如工程背景的學員,可修讀有關生物醫學的學科,加強生物學的基礎,務求令畢業生成為全面的人才。

 

 

林曉維博士又特別提及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的相關應用,他指:「Big Data及AI技術迅速發展,在醫療層面的應用亦愈來愈廣泛。針對這個大趨勢,課程特別加強相關的內容。『醫療機械人與人工智能』和『醫學設備製造及成象』兩大範疇,專門探討如何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應用於醫療方面,學系的強項所在,是匯聚了相關領域的專家,教授最前沿的知識。」

 

 

豐富科研經驗 名教授加入城大團隊  

孫東教授是生物醫學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在過去20年,專注於機器人與生物醫學工程,於生物醫學機器人範疇成就斐然。孫教授去年獲選為工程界其中一項最高殊榮的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以表彰他在機器人學及生物醫學工程的卓越成就。他期望藉着自己的經驗,鼓勵城大年輕學者繼續竭力在科研探索求變,並帶領學系教員在科研及教學更進一步。

 

 

王東安教授是專家教學團隊的成員,在加入城大前,他曾任職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達十四年之久,專注生物材料、細胞組織工程及再生醫學幾大領域,曾發表百餘篇高質量的期刊論文。他認為新加坡及香港均為港口城市,惟香港鄰近大灣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未來發展的空間更廣闊,他期望將豐富經驗帶給香港的學員。

 

 

另一位課程副教授申亞京,於去年10月憑「微納機器人」項目,成為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港澳)」的得獎者之一。他精於研究生物醫療微型機器人,解決最熱門及最前沿的問題。他認為生物醫學工程的其中一大貢獻,是通過智能化的技術,加快斷症速度,對頑疾的治療如癌症有莫大的幫助。因此,他認為對有志服務人類健康的人才來說,生物醫學工程師是一個極富意義的選擇。

 

 

理論與實踐並重 助投身職場 

為了加強畢業生的就業能力,課程非常重視實踐培訓,學系設有多個配備生物醫學工程相關儀器的實驗室,讓學員親身實踐理論,掌握真實儀器的操作原理,當中包括一台能作臨牀醫療科研的磁力共振成像(MRI)儀器。在學習過程中,學員可仔細了解其結構與操作,絕非紙上談兵,有助他們畢業後盡快投入工作崗位;有志者亦可善用實驗室進行深度研究,走上科研的道路。此外,學系跟業界關係密切,定期邀請醫療及工程業界的資深人士擔任客席講師,傳授緊貼市場的實務知識,同時又會安排企業探訪活動,到訪科學園的相關公司,跟業界人士交流討論,建立業界的人脈。

 

 

賴偉超博士表示:「據統計,由本科生升讀生物醫學工程理學碩士的學員約佔六成,其餘是現職從業員,學員當中三成有生物醫學相關背景,另有約三分一來具有工程及資訊科技背景。不同學員可以善用課程的多元學習模式和方法,如工業個案研習(Industrial Case Study),把工作中實際的問題帶到學校,與教授一齊討論和分析,深入研究,尋找解決方案。至於有志於持續進修、投身科研的同學,可選擇專題研究論文,朝博士學位出發。」他表示,目前本地業界約有二百至三百家生物科技相關的企業,大部分與醫療保健業務有關,不少學士生獲招攬為研發人員,由於在美國及本港求才若渴,所以待遇相當優厚。

 

 

總括而言,生物醫學工程畢業生的出路非常廣泛,包括投身醫院、機電工程署、衞生署等政府相關部門,或醫療儀器製造商等,負責維護、監管、洽購、設計及製造大小型的醫療儀器,以及臨牀試驗和製造業;亦可於醫院或大學參與研究及法規制定等工作,發展地域亦不限於本地,可放眼整個大灣區,以至全世界。目前各地均渴求工程、科學和醫學人才,前程發展無可限量。

 

 

香港城市大學

2020年QS世界最佳百大學排名中,城大位居全球最佳學府第五十二位。在亞洲最佳大學位列第十五位。在建校未滿五十年的全球最佳學府中排第四位。在《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學科排行榜中,城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在全球排第二十五位,於本港更位於首名。

 

 

課程小檔案

院校: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課程:生物醫學工程理學碩士 (Master of Science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MSBME)一年全日制/兩年兼讀制

查詢:https://www.cityu.edu.hk/bme/prg-msbme.htm

 

(以上資料由受訪者提供)



相關: 生物醫學工程, 城大, 人口老化

Copyright © 2016 Job Market Publishing Limited. All Right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Part Without Expressed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