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課程/活動 搜尋
會員登入
 
直屬中學 一條龍中學
聯繫中學 小班教學

立即搜尋
IB 升小 升中 世衛 世襲 尖子 男拔 放榜 狀元 派表
 

語文閱讀

Bookmark and Share

處理讀寫默難關 輕鬆學好中文

不少中學採用新教學方法,希望提升學生的中文能力。
香港人大部分生活和工作均須運用「兩文三語」,家長尤其刻意培養子女的英語能力,從小為他們安排各式各樣的英文課程如拼音、文法、遊戲小組及創意寫作等,以打好語言基礎,應付日後挑戰。本港社會的語言環境以中文為主,令家長誤以為子女可從日常生活中學習和掌握中文,因而投放較少資源讓孩子學中文,逐漸形成「重英輕中」的風氣。

然而,首屆中學文憑試成績公布後,家長須重新審視子女學習中文的重要性。在新高中學制下,考生須應考中文、英文、數學及通識四個核心科目,並依次序取得「三三二二」成績,才合乎申請入讀大學的最基本要求。在首屆文憑試中,部分名校生儘管在其他科目表現理想,但因未能在中文科取得三級成績,未能升讀本地大學學位課程。

以位於九龍城的民生書院為例,雖然首屆文憑試有近九成八學生可繼續升學,但普遍表現也是「英強中弱」,七成一學生在英文科考獲第四級成績或以上,較中文科的四成六多;更有三名學生雖在部分數理科目考獲五**或五*成績,卻因中文科僅獲二級成績,所以只能修讀副學士課程。聖保羅男女中學情況相同,只有四成二學生在中文科取得第五級成績或以上,較英文科的八成少近一半。

小學課程改革惹禍
初中生讀寫能力倒退

小學中文科課程改革不斷,政府曾於一九九○、一九九五及二○○四年分別推出「小學中國語文科課程綱要」、「目標為本課程中國語文科學習綱要」、「中國語文課程指引」及各項補充文件,期望提升小學生的語言及思維等能力;全港小學更於二○○六年九月開始正式使用中文科新課程至今。雖然有學者稱讚有關課程改革有利學生學習中文,但部分中學教師表示學生的中文能力未有因此全面提升,反而出現退步情況。

○四年指引 重技巧輕內容
香港教育學院中文系副教授何文勝分析,○四年新課程指引的概念較九十年代課程綱要簡要、全面和多元,強調學生的語文和思維能力訓練,所以他認為新課程是一個進步,但當中仍有不足之處,令不少中小學生的中文水平未能穩步上揚,「做好語文教學,須達到四
個原則,包括『定性、定向、定量和定序』,但新指引仍未做到『定量』和『定序』,即是沒有明確說明要學多少東西或學習的先後次序,令大部分中小學生經常重複學習中文內容如字詞、句練和篇章大意等。」不過他強調,普遍學生的中文「聽、說、讀、寫」能力在課程改革後,均有所提升,「新課程強調學習過程,注重能力訓練,如教學生透過找關鍵字和中心句等得出段意;有別以往課程只求結果,叫學生抄段意,然後背。以往學生懂得答問題,或只因為他們記性好。」

初中生背誦能力弱
但有現職中學中文科教師表示,普遍初中生的中文語文水平下降,影響學習。資深中學中文科教師李潔儀指,因不少學生在小學階段毋須背誦,即使要背也只背句子,而非整篇文章,故導致現時大部分初中生均缺乏背誦能力,繼而影響寫作及整體中文水平,「我有時要求學生背誦經典文章的其中一兩段或一些好文好句,希望他們可以『有墨水』,幫助日後作文;但整體學生往往要花很長時間才背熟。」而且,她發現普遍學生的文化涵養偏低,部分甚至未能掌握成語,更遑論學習文言文;加上小學沒有抄寫式功課,學生失去恆常的寫字訓練,升中後寫字筆順錯誤,甚或錯字連篇,導致失分。

愛看淺白書籍 思想變簡單
另一資深中學中文科教師鄭主任則表示,普遍初中生除了在說話方面較以往進步外,閱讀和寫作能力卻較以前弱,她認為近年初中生的閱讀口味改變,令閱讀和寫作能力下降。她指,初中生由以往閱讀用詞華麗的經典名著,改為看淺白簡單、字量較少的小說和繪本等,「以前中三男生可能已經讀畢《三國演義》或金庸一系列作品,但問現在的初中甚至高中生,他們可能只看過改編的電視劇。」閱讀與寫作能力關係密不可分,學生的閱讀層次和深度下降,容易令他們的思想變得簡單,直接影響寫作表現,「他們用的辭彙淺白,內容亦較千篇一律。」

李老師亦認同中學生閱讀及理解水平下降,與閱讀習慣有關。她批評部分以青少年為對象的流行小說,行文及字辭運用欠佳,加上不少學生只留意情節,忽略欣賞結構和描寫手法等,因此未能透過閱讀提升中文水平。

把握前中後階段
閱讀能力升級

要孩子成功掌握一種語文,須在閱讀、寫作、聆聽及說話四方面有均衡發展,缺一不可。有私人中文教育中心發現,普遍學生的中文閱讀和寫作能力均呈下降趨勢,與前文中文科老師的意見不謀而合。專辦中文課程的香港漢一語文研習學校校長Davin表示,不論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最常見的中文閱讀問題是未能抓緊文章重點,故答題時經常「一句起,兩句止」,他建議家長從小針對培養子女的中文閱讀及寫作能力,避免升讀初中時才「亡羊補牢」。D a v i n建議把中文閱讀分為「前、中、後」三個階段,適時運用不同知識與技巧,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

讀前詳細了解文體
首先,孩子在閱讀文章前,先要了解「所讀為何物」,包括常見的記敍文、描寫文、說明文和議論文等。Davin指,不同文體的敍述結構、寫作手法及設題方法均不同,若想輕易抓緊文章重點,須還原基本步,清楚了解文體的鋪陳,「以議論文為例,一般先在文章初段立論,然後在之後的段落提出論據,並在末段提出結論,甚至重申論點;而描寫文或在文內各段分布包含直接、間接、語言及心理等描寫手法。」因此,學生須先確定文章體裁,才能逐步分析文章內容和重點,並詳細寫出及解釋答案。

讀時運用閱讀技巧
不少學生閱讀密密麻麻的文字時,不知從何處取得答案。故此,想孩子有效閱讀和消化文章內容,須先讓他們掌握不同閱讀技巧,包括辨識關鍵字、抽出文章首段和末段中心句及「先讀問題後讀文」等,才可準確抓緊文章重點。大部分閱讀理解的問題均有不同設題重點,例如考核學生的推斷能力、總結能力及對描寫手法的認識等,所以學生可先圈出問題的關鍵字如「第四段」、「感受」及「環境、顏色和位置」等才閱讀文章,務求在最短時間內找出正確答案。Davin又提醒,看文章時須格外留意首段和末段,有助理解文章,「此兩段通常概括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時亦包含一些說理句子。」閱讀時亦可圈出關鍵字,有助取得文章重點。

讀後多參考散文作品
要小朋友長遠提升閱讀能力,不二法門是多閱讀書籍,學習其他作者的主題構思及寫作技巧等。Davin建議,孩子可先選取其他小學生的文章閱讀,「不少小學會出版學生的優秀作品,小朋友可多讀這類作品,一來學生的背景較相似;二來用字遣詞的程度與學生相近。」相信孩子閱畢作品後,較易運用和模仿當中字詞及寫作技巧等。而且孩子在選取作品類型時亦以閱讀散文為佳,可更易吸收文章的精華,「散文的篇幅較小說的短,所以小朋友較易閱畢整篇作品;而且散文的用字和結構相對精煉,不像小說大多用情節吸引讀者追看。」

三管齊下
提升寫作能力

閱讀與寫作能力息息相關,所以當孩子的閱讀能力下降,寫作表現也必每況愈下。Davin坦言,不少小學生的寫作技巧欠佳,只懂重複使用簡單的辭彙和單一寫作手法陳述故事,相當平淡乏味;有些甚至未能寫出通順文句,令文章質素大打折扣。部分學生更缺乏創意,不但題目傳統保守,橋段更缺乏新意,導致文章的可讀性大減。Davin認為要對症下藥,從文法、寫作技巧及創作題材三方面入手,提升小朋友的中文寫作能力。

熟習文法認識詞性語序
學習任何語言時,應先掌握其文法及結構,才可得心應手運用。但本地小學在教授中文語法方面,普遍着墨不多,令小朋友甚少正規和嚴謹地學習中文文法和結構,以致常常寫出有語病的文句。Davin建議小學生應學習不同詞語的詞性,包括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等,確保他們恰當地組合詞語,「要了解中文形容詞會放置在名詞前面,如『晴朗的天氣』。」學生亦須了解中文句子的語序,才能寫出通順的文句,「初小生要先掌握基本的『主、謂、賓』概念,即是我(主語)吃(謂語)了晚餐(賓語);然後因應程度學習『定、狀、補』概念。」

掌握技巧增加詞語句式變化
無論是小學生或是中學生寫的文章,均常被老師詬病用詞過於簡單和寫作手法欠新意等。Davin坦言,不少小學生只懂用「非常開心」來形容愉快的情緒,建議多用同義詞如「興奮極了」及「雀躍」代替;部分學生經常使用陳述句展開文章,例如寫「記一次你去遊玩的經歷」,就以「今天,我和爸媽到主題公園遊玩」作開首,令文章缺乏吸引力。Davin教路,同學可運用不同寫作技巧如設問、反問及引語等,增加文句的多樣性及豐富內容,「例如高小生寫遊玩經歷時,可利用引語『快樂不知時日過』引入文章。」他又表示,小學生可按主題適當背誦不同字詞及諺語如「天空與蒼穹」及「陰影與陰霾」等,提升文章質素。

創新題注入時事元素
小學生的人生體驗有限,生活往往離不開家庭與學校,創作題材和意念難免有限制。Davin提醒學生多留意時事資訊,把別人的故事和經歷添加在自己的作品?堙C例如創作題目為「一個尊敬的人」時,同學可棄用傳統的題材如孫中山先生和岳飛,改用蘋果創辦人喬布斯或港人英雄黃福榮的故事,增添選材的新鮮感。他又指,作品內容直接影響質素,故此須破舊立新,多花心思構想情節,「想寫一篇關於『好人好事』的文章,不一定要說同學生病了,主角便幫忙送功課;可改成同學的電腦壞了,主角運用電腦知識替同學復原資料。」
 
 
 
EDUplus.com.hk

Copyright ©2025 Job Market Publishing Limited. All Right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Part Without Expressed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This site is best viewed at 1024x768 screen resolution with Internet Explorer 7.x or above.
星島新聞集團 星島日報 The Stand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