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PDF
網上揭頁版
iPad高清版App Store下載

 
 
 
目錄 < 返回首頁
高學歷農夫 實踐綠色生活 種本地菜傳低碳信念
愛大能容 李武凡有求必助
永不說永不 黎力誠
創業三重奏 打造港版「無印」
玩花式劍球 加強手眼協調
驚喜宮廷宴 莫斯科潮食
心繫露宿者 髮型師「沙跑起義」
東南樓 Art Hotel 建藝術平台
職場升呢 - 數據分析是企業不可或缺的元素
智富增值 - 公司盈利增長 克服高位賣出
職場Q&A - 把握時間留意台灣聯招期限
個性全面睇 - 嚴以律己
書評
全球媒體變革 浸大傳理 培育複合型人才
不一樣的監護人服務 Ma Shuk Ying UK Guardianship Service
為SEN孩子們尋找機會發展所長
推介課程總覽



碩士
Master of Science i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香港浸會大學

Master's Degree Programmes
Kaplan Higher Education

Taught Postgraduate Programmes for Communication Professionals
香港浸會大學

學士 More
Fire Engineering Programmes (Part-Time)
CityU - School of Continuing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兼讀制學士學位課程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SPEED)

榮譽學士及碩士學位課程
香港珠海學院

證書
PMP & PMI-ACP 免費模擬課堂
Informatics

其他
Cyberport Career Fair
Cyberport

ERB「人才發展計劃」課程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免費換領《海外升學指南》
Dadi Overseas Studies Service Centre

海外升學 More
Cardiff Sixth Form College / Queen Ethelburga's Collegiate / Oxford International College
Global Education Group

Intensive English + A level Courses Admission
Bexhill 6th Form College

加拿大魁北克省2年PEQ留學+移民專案
IFP Holdings Limited

廚餘施肥 難獲有機認證
Alfred在錦田租了一塊三萬方呎農地,種植品種各式各樣,包括羽衣甘藍、皺葉捲心菜、羅馬生菜、油麥菜、番茄等,冷門和熱門菜種皆有。他一邊在農場內的通道走動,一邊向記者如數家珍介紹兩旁的蔬菜,甚或是種植季節、烹調方法等,他都娓娓道來。翻Alfred的履歷,原來他早與農業扯上關係:大學及碩士皆修讀環保專業,其後順理成章從事環保顧問。八年前,他為一家酒店進行碳審計,提供降低碳排放的措施,「我提議他們善用廚餘,間接認識了廚餘可作飼料及堆肥,但發現要具體實行,卻一點都不容易。」他進一步解釋,要獲得有機農場認證,須確保用作施肥的廚餘,不能含有機因改造成分,「理論上可行,但每一次都要拿去做化驗,成本上行不通。」

「即使你有多麼崇高的理念,假如沒有獲得有機認證,人們是不會花時間理會你。」Alfred乾脆棄用廚餘,在2014成立一個使用純天然肥料的有機農場「濼佃」,透過本土有機種植,做到真正的低碳生活。他指,一提到低碳生活,大多數人首先想起的是節約能源,「但甚少人知道,食物與碳排放息息相關,例如美國西蘭花到港,須利用飛機運送,過程中會產生碳排放。」Alfred認為,城市與大自然不是排斥關係,反之,兩者其實可互相結合,「假如在香港種植到本土蔬菜,就沒有必要從外國進口。」

用「食」帶起環保話題
根據政府的數字,每年香港產生的都市固體廢物超過六百萬公噸,即每日產生超過一萬八千公噸,如按現時的趨勢,預計現有的三個堆填區將於2020年前相繼飽和。可惜環保問題,從來都不屬於社會優先處理的議題。Alfred表示,酒店的廚餘過剩問題嚴重,「一家五星級酒店,平均每日產生一千公斤廚餘,包括魚骨、蠔殼、菜莖等,數量十分驚人。」

談到垃圾徵費議題,Alfred直言不會質疑其成效,「但為何要等到推行徵費,人們才意識到自己須承擔責任呢?環保向來不應只是一小撮人之事,而是每個人都要做的事情。」他舉例人們吃一頓自助餐,可能已經要過千元,「但為何一斤菜三十元,一個月才九百元,他們就覺得負擔不起?這個說法說不通,實情是價值觀問題。」

Alfred認為,有很多手法可以推廣環保理念,但要成功將訊息傳達他人,不是一件易事。他於是透過「食」來輕鬆打開話閘子,「如果有人吃完本地菜覺得好吃,背後原因是新鮮採摘,我們可以順理成章解釋本地菜與低碳生活的關係。」

「與天鬥? 無可能! 」
寧願放棄坐冷氣房的工作,跑到農田工作,在急功近利的香港社會,Alfred不是唯一,但恐怕為數不多。逢周一至六,Alfred清晨四時多起?,處理文書工作;六時起開始摘菜、包裝;九時多完成包裝就運送出去;之後進行施肥、除草、灌溉和培苗等。他聘有兩名工人,但自己仍要擔當領導的角色,他笑言「好似打雜」一樣,處理各式各樣的問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農夫的日常作息,Alfred指,初成為農夫時,沒有特別不適應,「我本身都是很早起?的人,而且喜歡做運動,曾經參加毅行者、馬拉松等,體能上應付到。」但畢竟耕田屬於體力勞動的工種,要說最辛苦的經歷,Alfred認為炎炎夏日最難忍受,「夏天溫度達三十七度,正值太陽直射地面之際,地面溫度至少達到四十度。」

面對千變萬化的大自然,人類從來沒辦法成功對抗,農夫站在最前沿位置,體會定必更加深刻。Alfred坦言,作息及體能對他而言,不是最大挑戰,天氣才是。他續稱,農田旁的一間鐵皮屋,放置了一些工具,「去年颱風『山竹』吹襲期間, 整個屋頂被吹翻。」Alfred事前已把菜苗移植至室內,但部分菜仍難逃被水淹浸,「農田被浸後,不消半小時水已退卻,但要恢復至適合耕作,起碼要三個月,這三個月就沒有收入了。」Alfred觀察到近年,極端天氣侵襲的次數愈來愈多,他感慨:「人類絕不可能鬥贏天,你可以做到的,只是與它盡量配合。」

反覆嘗試 成功靠?心
以前農夫多是目不識丁,所以只能以務農為生,但隨?時代轉變及科技進步,不少農夫都擁有高學歷,就如Alfred也擁有碩士學歷。他表示,以前學過的知識,對他耕作有不少幫助,「儘管香港並沒有農業專修,但曾讀過如物理、化學、生物等科學背景,也會較易容易掌握相關知識,包括物種的季節、蟲害問題等。假如中途遇到問題,那就try and error(反覆試驗)。」不過,Alfred卻直言不會回頭去想這些失敗經驗,「很多時候,我都不愛回想當時的決定,因為每一刻,都總有當刻的原因,既然選擇去做,那就盡力去完成。」

Alfred認為?心和堅持是十分重要,「設定一個目標給自己,想清楚有甚麼方法可以到達目的地,既然未到最後,為何要選擇放棄?」他認為即使從事文職工作,都會有其辛苦之處,「他們可能擔心會被裁員,甚至害怕被科技淘汰,所以我不覺得做農夫,地位會比其他工種低。」除了務農,他現時也與網購公司合作,協助他們解決物流問題;另今年將開設兩個新農場,「其中一個會種植約四至五項物種,例如薑,並打算與機構或餐廳合作,製作本地豬腳薑等副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