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PDF
網上揭頁版
iPad高清版App Store下載

 
 
 
目錄 < 返回首頁
專家分析英澳加星學制特色 打開升學之門 拾「笈」而上
青蛙博士組孤軍 拯救后海灣魚塘
教你如何順利摘U 何順文
痛不欲生?分娩免煩惱 創產後修復服務 只為媽媽好
學古箏 腦力「升呢」
好橋! 踩入德島奧祖谷
90後無師自通 一葉之音與眾樂樂
生旦淨丑 永垂不朽 王冠強
職場升呢 - 數碼轉型 成功有道
智富增值 - 大數據及機器學習
職場Q&A - 了解個人所持學歷 擬定進修求職大計
個性全面睇 - 佳節狂歡後
書評
升學加拿大 學費低 出路廣
英加星馬芬蘭留學預算豐儉由人
語文與學術兼顧 英國寄宿中學 Queen Ethelburga's College
加拿大高中 大學基礎課程 以校內成績躋身知名學府
不一樣的監護人服務 Ma Shuk Ying UK Guardianship Service
推介課程總覽



碩士 More
Faculty of Science - Taught Postgraduate Programmes
香港浸會大學

M.Sc. i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Sc. In E-Commerce and Logistics Technologies
香港中文大學

Master of Science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學士
優化醫療診所服務證書課程
香港理工大學

證書
PMP & PMI-ACP 免費模擬課堂
Informatics

其他
Overseas Studies Handbook
Dadi Overseas Studies Service Centre

仁愛堂於「ERB年度頒獎禮2018-19」中,榮獲4項大獎
仁愛堂

花藝興趣消閒及創業進修課程
香港插花學院

海外升學 More
Professional Degree at Top100 University
AAS Education Consultancy

Study at the Singapore Insitute of Management (SIM) and get a UK degree
Singapor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 SIM Global Education

一站式英、澳,中小學升學服務
寰雅教育集團

自學「緣」於吹葉伯伯
九十後的David與樹葉吹奏,結緣於2015年,「某天在前往大專上學的路上,我看到一位伯
伯拿起一塊樹葉吹奏歌曲,覺得很有趣。於是我也隨地拾起一塊樹葉,嘗試吹奏,但無論怎樣吹,都不成功。」過了一段時間, David重遇那位伯伯,再次聽到這天籟之聲,「當時他吹奏的是懷舊歌曲,十分動聽,碰巧我又很喜歡。心想如果學懂這技巧,就可簡單利用樹葉,很方便地吹奏樂曲,促使我立定決心自學。」

David嘗試在網上找尋相關教學影片,但苦尋不獲。正值茫無頭緒之際,他隨意點擊了一段短片,「片中內容是教導我們不一定使用樹葉,反而可用膠水樽上的招紙剪成樹葉形狀。」於是他模仿這做法,剪下招紙,不斷摸索箇中技巧,「有一天,我一邊看電視,一邊嘗試用招紙吹奏。無意間,竟然『咇』到一粒音。那一刻感覺很振奮,但之後卻很難吹回那粒音。」

他不斷再三嘗試,漸漸摸索到轉音的技巧,「正所謂熟能生巧,練習次數多了,身體就如條件反射一樣,知道該如何成功吹到一個音。只要你吹到兩個音,自然就懂得如何吹出其他音,因為你已了解箇中竅門,例如控制下巴的不同擺位。」

成功靠實踐 懂吹口哨有優勢
David形容,整個吹奏步驟頗為複雜,須不斷學習實踐,「原先我真的一竅不通,到成功吹奏出一曲,花了整整兩星期。」畢竟音樂始終是一門藝術,他認為個人辨識聲音的能力,是成功的關鍵。「如天生音感較弱的人,會聽不到自己吹出來的音調。」此外,他認為口形問題,包括牙齒不齊、嘴唇薄弱亦有影響。而懂得吹口哨的人,會較能掌握樹葉吹奏技巧,「確實吹奏成功的人,大部分都懂得吹奏口哨,畢竟兩者運用的技能十分相近。」

David指,真樹葉對初學者而言,相對較難掌握,「因為吹奏樹葉時的細微變化,如角度及擺位,將會影響成功吹奏的機率。」他建議初學者以水樽招紙、較硬的密實袋剪成樹葉狀,又或是墊壽司的塑膠葉,會較易上手。.

拍片上載吸引同道中人
David坦言,自己的分析能力強,喜歡研究不同事物,如機械和物理等概念,所以除了學習吹奏技術,他亦會搜集資料深入了解這門技藝,「原來樹葉吹奏是一種古老的樂器,更是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David認為,只需利用一片樹葉,就能夠吹出悅耳動人的樂曲,是大自然恩賜的禮物。他亦恍如有股使命感上身,驅使自己決心在香港推廣這項藝術,希望更多人認識及學習這冷門的樂器。其後他拍攝教學短片,並上載到個人的YouTube頻道,不料竟吸引到一些志同道合的夥伴。David憶述拍片後,有人聯絡他,「其中一位是教師,他鍾情樹葉吹奏多年,但一直找不到一個適合的平台作交流,當看到我上載的短片後,就與我聯繫,希望凝聚同好。」

David與該位老師亦一拍即合,彼此都希望推廣這民間技藝,於是計畫舉辦活動,「該老師人脈甚廣,能不時在嘉年華會取得攤位,舉辦工作坊,讓普羅大眾接觸這藝術。」有次他們更邀請到中國大師級的吹葉演奏家邱少春出席,「他來港四天示範及交流,他的技術真的很高超。」

「天書」俱備 獨欠資金發行
David於facebook開設了「香港樹葉吹奏藝術」專頁,發布活動預告及分享樹葉吹奏的相關資訊。他甚至已完成撰寫一本關於樹葉吹奏的書籍,內容包括其學習經歷、吹奏方式、發聲原理、練習方法等,更曾向藝術發展局申請資助,但不成功,「我猜想,原因是基於樹葉藝術的影響力不夠大。假如大眾對此藝術有一定的認識,相信我們組織的影響力會更大。」

他續指,推廣樹葉吹奏向來很被動,主要靠機構或組織邀請,「大約兩三年前,太子有個由熱愛環保人士組成的學堂邀請我教班,可惜該會堂現已結業。」David憶述在教學路上,曾遇過兩位同路人,但他們漸漸放棄了,「坦白說,普遍人視樹葉吹奏如魔術般,把它視作娛興節目而非藝術。即使有人學,大部分都是『三分鐘熱度』。」

他直言,隨?時間增長,感到初心開始有點磨蝕,「我正職是巴士司機,工時長且實行輪班制,需要充足休息,剩餘可留給教班的時間不多。」他現時平均兩至三個月教班一次,很多時都是到老人院,「長者較難學習新技能,有時全班都未必有一個可以成功吹奏出一粒音;加上他們在過程中,很容易失去興趣,難免令我感到挫敗和灰心。」

家中即將迎來新成員,David自言時間愈來愈少,承受的生活擔子亦漸漸加重,所以對將來推廣樹葉藝術,亦只能抱「順其自然」的心態。但樹葉藝術,在David心目中,絕對佔上重要一席,他坦言,「以前我上台會膽怯,但自從學習樹葉吹奏後,改善了這缺點,令自己有所成長。」但願,喜歡吹葉奏樂的人,亦會如他一樣,與日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