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PDF
網上揭頁版
iPad高清版App Store下載

 
 
 
目錄 < 返回首頁
為基層捨高薪厚職 10A尖子辦NGO 促進平等教育
我姓愛新覺羅 恒錦
香港之大 沒有我又如何 徐立之
三個人 六隻手 洗機五百部 財源滾滾來
北韓領隊 用心求「真」 九次深度遊 愈看愈不懂
鱈魚之鄉 聖約翰斯
馬蹄露鬼馬教做 馬賽克相架
美化社區 港版梨花洞壁畫村
課程速遞
職場升呢 - 不能忽視的用戶體驗
智富增值 - 經濟效益、界外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職場Q&A - 修讀測量 事業重新起步
個性全面睇 - 何以解憂
書評
美式教育 高質與自由並重 彈性學制 更快完成大學
實踐與學習並重 見習員訓練計劃
赴英留學 重拾學習興趣
推介課程總覽



碩士 More
Empower yourself with a prestigious Master's Degree
Kaplan Higher Education

Master of Science in Engergy and Environment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Master of Science i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香港浸會大學

學士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Programme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心理學學士學位課程
Upper Iowa University

ERB「人才發展計劃」課程
僱員再培訓局「人才發展計劃」課程
仁愛堂

其他 More
DSE 英文會話工作坊 Pronunciation : Sentence Stress and Intonation
University of Sunderland in Hong Kong

PMP and Big Data 免費模擬課堂
Informatics

見習員訓練計劃
職業訓練局

海外升學
美國中學暑假交流及社區學院 投考大學捷徑
麗斯美國留學中心

美國持續進修 出路更廣
Litz USA Students Service

赴英留學 重拾學習興趣
勵程海外教育

教育制度下的勝利者
翻看Arnold的經歷,他無疑是幸運的:自小入讀名校、會考奪得10A成績、拔尖入讀神科、畢業後任職投資銀行、赴哈佛大學讀碩士,對於這份「神履歷」,他簡單一句回應:「我的成功是一連串的幸運。」Arnold認為他的成功,是因為他的才能與天賦符合到香港考試制度,並用「考試機器」來形容自己。他自言小時候記性十分好,背誦能力高,「我識背marking (評分準則),會比別人高分。」

Arnold在會考取得10 A,成為當年的狀元之一,他卻用「因緣際遇」及「Random (隨意)」形容自己的際遇,「我覺得是當時考試的狀態良好,不代表我比其他人努力,而是由眾多因素組成的結果。」

當年的會考狀元可跳過預科,直接升讀大學。回看當初選科決定,Arnold直言自己沒有如高官所言,自小做好生涯規劃,反而受主流價值觀影響,選擇社會認為「尖子」應選擇的學科,他笑道:「我怕血所以不做醫生;我口齒不夠伶俐所以不做律師。」Arnold最終入讀中文大學,被譽為「神科」的環球商業學。

成功由自己定義
頂着會考狀元的光環,Arnold畢業後進入投資銀行高盛工作。他指初入投行時很辛苦,全英語的工作環境,令他倍感壓力,「記得第一次的appraisal (評核),我被評為英文不好,後來檢視自己,發覺從小只懂得考試。」然而,在如此高壓的工作環境下,Arnold漸漸學會各種軟性技巧,包括合作能力、游說能力、管理他人期望等,亦令他增強了自信。有人認為商業社會充滿「銅臭味」,所以才不斷有人脫離投行,但他強調自己絕不是其中一員,「我認為在投行工作的三年,令我快速成長;公司每一位同事對事物的專業與執着,做到一百分都不夠,要做到一百二十分,這種追求完美的態度,我到現在都很敬佩。」

工作三年後,他選擇離職,遠赴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課程 (MBA),「其實我一直很想去外國讀degree (學位),經過三年工作,想去explore (探索)其他事物。」MBA課程為期兩年,但Arnold卻用了三年時間方完成,因為他中途停學一年,於2015年回港創立非牟利機構「良師香港」 (Teach For Hong Kong),全因在哈佛讀書時,他重新認識成功的定義,「學校的使命不是教育學生賺大錢,而是培育人才,為世界創造美好的事情。」Arnold提到,美國的環境比較多元化,何謂成功與失敗,不是別人來界定,而是每個人都會有各自的定義,為他帶來不少衝擊,「課程約有兩成人畢業後,投身社企或非牟利組織。」

一次探訪 燃起關注教育公平
初中時,Arnold曾參與「兒童議會」,了解香港貧困兒童的情況,「好記得有次到劏房探訪,看到學童在狹小的空間溫習,我不禁想,如果那是我,一定沒有我現在所擁有的機會。」他慨歎家庭背景會窒礙學童的成長,「不論社會階層地位如何,也應給予每位學童平等的教育機會。」

有教無類是喇沙書院的辦學宗旨,身為「喇沙仔」的Arnold亦受其學校精神感染,生於小康之家的他,沒有把自身享受優質的教育機會視作理所當然。他創辦「Teach For Hong Kong」,便是希望透過招募一群非主修教育、具熱誠和領導才能的大學畢業生,參加為期一年的教學及領袖培訓計畫,派到以基層學童為主的中小學進行教學,作為正式踏入職場的空踏年(Gap Year),藉此協助基層兒童學習。

從無辦學經驗的Arnold表示,成立組織時,不免收到身邊人的忠告,「始終我不是教育背景出身,可能別人覺得我一個『黃毛小子』會做不來。」後來,他找來很多教育界人士擔任顧問。不過,他坦言,感激那些善意的忠告,因為可幫助他發現盲點。

計劃漸上軌道 任重而道遠
「Teach For Hong Kong」首屆招募了六位應屆畢業生,但今年已經招收到三十四位,服務的中小學亦擴展至十九所。從表面數字看來,計畫於短短三年間取得不錯的成果,但Ar n o l d的宏願是要如 「Teach For America」,將整套理念廣泛地在大專院校推廣,他進一
步解釋:「『Teach For America』參加者要到國內最窮困地區服務兩年,而且他們的心態是服務國家,這種理念在香港暫未廣泛地宣揚。」他舉例,2013年的哈佛大學本科生,有約百分之二十的本科生參加「Teach For America」。

Arnold希望 「Teach For Hong Kong」可以成為在社會具影響力的組織,並定出成功的指標:「第一,無論畢業生主修甚麼,希望都有為社會作出貢獻的心,而『Teach For Hong Kong』正好提供平台;第二,項目老師完結計畫後,日後於社會擔當不同崗位會發揮影響力,協助教育界作出制度性的改變。」但他承認,「Teach For America」歷史長達三十年,而「Teach For Hong Kong」由創立至今只有短短三年,路途仍然長路漫漫,不過他指組織正在「on the right track」(在正確的道路上),期望計畫的理念植根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