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PDF
網上揭頁版
iPad高清版App Store下載

 
 
 
目錄 < 返回首頁
轉換身分崗位 重建設計意義 非凡建築師 迷上非實體建築
一石激起千個夢 流淚行奧運道
做科研 傻得對 黃錦輝
「食得唔好口徙!」 綠惜新人類 過期貨可居
「邨」留情不息 用鏡頭說故事
逛名園 握壽司 岡山如此多Fun
前新聞主播鄭萃雯 樂做醫療KOL 解疑難
囚牢外的囚牢 曹斐:《在過滿的世界挖一個洞》
職場升呢 - 數碼科技 自學可成才
智富增值 - 另類投資的前提
職場Q&A - 化驗師前途無限 修讀碩士有助發展
個性全面睇 - 自己的時區
推介課程總覽
一個學位 兩地學習體驗 盡享英式及本地教育優勢
實踐與學習並重 見習員訓練計劃
書評



碩士 More
MSc in Computer Scienc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ostgraduate Degree Programmes
The Hong Kong Management Association

Taught Postgraduate Programmes for Communication Professionals
HK Baptist University

學士
"Birmingham City University - BA (Hons)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Top-up) University of Bedfordshire- BA (Hons) Accounting"
Kaplan Higher Education

心理學學士學位課程
Upper Iowa University

新特蘭大學香港分校 2018-2019兼讀課程
University of Sunderland in Hong Kong

證書
Professional Diploma Programmes
香港管理專業協會

知識產權管理人員培訓課程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知識產權署

ERB「人才發展計劃」課程
ERB「人才發展計劃」課程 就業掛鈎課程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其他 More
DSE 英文會話工作坊 Pronunciation: Sentence Stress and Intonation
新特蘭大學香港分校

PMP and Big Data 免費模擬課堂
Informatics

東華三院安老服務
耆妙幸福同行

海外升學
Study in France
Campus France Hong Kong

一切從校巴出發
William童年在沙田度過,居住在居屋愉城苑,但卻一直與公屋結緣,「自己屋苑沒有甚麼社區設施,所以會走到毗鄰的沙角邨遊樂場,購物時亦會到沙角商場。」他的小學不是在沙田,而是坐落油麻地,每天要乘校巴出市區上學,「那時我在尾站,校巴沿途繞經沙田區的公共屋邨,包括美林邨、新田圍邨、新翠邨等,每條邨都各具獨特性,例如顏色的運用等,深深把我吸引住。小學時有社會科,四年級有課講述香港公屋發展史,提到徙置區及廉租屋的分別。」他都深植腦海。

初中時,他帶着爸爸的「傻瓜機」,到不同屋邨拍照。高中時,進入菲林相機年代,政府推出「擴展重建計畫」,報紙刊載了「拆卸屋邨名單」,他於是手執「清單」,帶着一本香港地圖、一部相機,走訪即將要清拆的屋邨,包括葵芳邨及葵盛邨等作記錄。

那時他希望拍攝相片之餘,也深入了解各屋邨資料,「我甚至會到圖書館,翻閱舊報紙及年報。」後來進入數碼相機年代,他不須再擔心浪費菲林,除走訪舊屋邨外,亦會到新屋邨拍照。他指這時影相如儲新聞圖片庫,「純粹影每幢大廈作記錄,將整幢大廈攝入鏡頭,但慢慢發覺這種純紀錄性質的拍攝,令每張照片都是差不多模樣。」

突破想像 平常中見不平凡
面對拍攝出現樽頸位,William在2008年放下相機,停止了半年拍攝,「那時香港的攝影題材比較集中在風景,要求在相片中填滿內容;外國的作品則可存在留白空間,例如相片一邊是大廈,另一邊是天空。」這段時期,他看過其他人的作品,漸漸反思攝影的意義,「我發現別人的攝影作品是有故事性的,相片不單止是記錄,還可賦予藝術性。」

閉關過後,William開始認識到相片不止用來記錄歷史,也可以訴說故事,「以前拍照時,拍到某幢建築就算完成,現在我會事前想像自己到屋邨時,大概想拍攝的題材,令照片增添生命力。」他指出,屋邨在常人眼中看似平凡,但當中的人文情懷卻是照片的靈魂所在,「在屋邨籃球場上,有位婆婆獨自坐着,到底她的心情是開心還是孤獨?這時有隻貓走過來,婆婆從袋中拿食物出來餵貓。我把握機會,按下相機快門。」他坦言為拍下具故事性的照片,甚至會等待數小時,自此他的攝影作風出現很大轉變。

除了人文風情外,屋邨的變化亦是William的拍攝題材,「即使是同一款設計的樓宇也各有特色,紙皮石的顏色、曬衫架上『萬國旗』的顏色亦會出現變化,其構圖儘管大致相同,視覺效果卻有相異之處,塑造成『標準設計下的不同』。」建築離不開生活,由球場上的婆婆,到住戶晾曬的被單,William的作品正正反映香港公屋居民的生活日常。

他一幅於乙明邨拍下的作品《天梯》,獲得2017國家地理會德豐青年攝影大賽中「香港地」組的佳作獎,作品獲刊登於《國家地理》雜誌。相片中,左邊是乙明邨的外露式樓梯,部分樓層掛着衣服;右邊是一片蔚藍天空。William認為,「作品的樓梯向上延伸,代表香港城市發展不斷向天際發展,然而同時還有一半的藍天,顯示香港人被現實生活逼得喘不過氣來,但仍然有一半的想像發揮空間。樓梯掛有衣服,代表屋邨具有人的生活足迹。」

時代變遷 新不如舊
William多年來,走遍香港各大大小小的屋邨,不但燃起他對攝影的興趣,也令他熟讀屋邨的設計、款式等資料。他指出,舊屋邨設計較新屋邨人性化,做到真正以人為本,「舊公屋有一個中心點供居民聚腳,例如瀝源邨的噴水池、禾輋邨的商場等;而且空間感十足,社區設施完善。」

香港土地短缺,近年政府見縫插針式起樓,務求要起到最多數量的單位,但往往犧牲了社區環境,「為吸引市民搬入新市鎮,政府以前開拓新市鎮興建公共屋邨,沒有市區的壓逼感,提供較大的公共空間。」但今日的新屋邨,William卻覺得缺乏個性,「政府規劃新屋邨時只講求效率最大化,用盡地積比率,長沙灣海麗邨便是一例,兩旁大樓中間僅留下極少公共空間給居民。但我認為地積比率從來都只是參考指標,不代表要用到盡。」

他提到自九十年代始,房署規定公屋人均居住面積不少於七平方米,「雖然標準多年沒變,但近年新建單位的面積明顯比舊時細,因為房署在建造時算到最盡,只剛剛符合標準。九十年代興建的和諧式一房單位,面積約三十四平方米;最近落成的水泉澳邨,同樣是一房單位卻只有三十點幾平方米。」他亦指出,新居屋在外表上以至間隔上,質素與公屋近乎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