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PDF
網上揭頁版
iPad高清版App Store下載

 
 
 
目錄 < 返回首頁
伍家謙 跳出公仔箱 繼續「講」體育
羅君兒 - 折翼天使
鄺靄慧 - 自研治乳
主婦識梘 商機無限
達信風險管理 助企業化危為機
自由爸 - 曾智華
一槳一板浪遊世界
創意印藝 見證紙媒不死
員工為何不願意改變?
智能手機 炒風不再嗎?
合理期望
加入園境師行列 變身專業人士
那些年
推介課程總覽
書評



碩士 More
MA in Communication, Ma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ism Studies, MSocSc in Media Management, Ma in Producing for Film, Television and New Media, Master of Fine Arts in Films, Television and Digital Media
HKBU-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Master of Nursing Science (Pre-registration)
CUHK - The Nethersole School of Nursing

Master of Psychological Medicine (Psychosis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學士
Bachelor Of Psychology
Upper Iowa University

幼兒教育專業出路講座
耀中社區書院

幼兒教育專業出路講座
耀中社區書院

證書
DSE準備班
Wall Street English

PMI / PMI-ACP / 職埸溝通技巧 免費工作坊
informatics

標準保安及物業管理書, 中醫診所助理基礎證書, 嬰幼兒照顧基礎證書 花店實務及花藝設計助理基礎證書, 保建員證書, 美甲師基礎證書, 日本料理初級廚師基礎證書, 點心製作員基礎證書
仁愛堂培訓及就業服務

其他
大學生2018義工創意計劃大賽
JobMarket

企業管治論文比賽2017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Chartered Secretaries (HKICS)

航運職業博覽會
Hong Kong Maritime Museum

鄺靄慧是個大忙人,既要在大學做研究及教書,亦擔任三所醫院的乳腺外科主任,更是香港遺傳性乳癌家族資料庫創辦人。別人說她事業一帆風順,她笑言:「其實我人生有很多打擊。」2005年剛取得專科醫生資格的她,毅然赴美從零開始修讀基因學。放下醫生的傲氣,造就她成為亞洲乳癌基因研究權威,但她最珍視的,卻是與病人多年來的牽絆。「傾偈」是她的快樂泉源,對病人她毫不吝嗇「傾偈」時間,她相信,溝通也是治病良藥。

「讀書叻」相信是每一個醫生的共通點,鄺靄慧也不例外,但在英國讀醫的她坦言,當地的醫科制度為了要令精於讀書的醫科生少一點自負,於是在分數上出手打擊,「他們不會給學生高分,以前我有九十五分或者A,在醫科只是七十分或者Pass(及格),壓力很大。」她苦苦支撐,更一度萌生放棄念頭,直至實習課開始,她才稍為放鬆,「因為我自小就喜歡『傾偈』,去到病房見到病人就好開心。」她實習的第一個病人,正是乳癌患者,亦令她從此跟乳腺外科結緣。

窺見研究缺口 赴美由零開始
回港後的醫學專科考試,對鄺靄慧是第二次打擊,「有次參加溫習班,在場有個人居然可以整本書背出來,我之後在家中喊出來,覺得自己一生人都考不到這個專科試。」她自言讀書慢,記憶力及不上別人,只好將勤補拙,「我很硬頸,我不信我做不到。」最終她在2004年通過考試,成為乳腺外科專科醫生。

「很多人以為我很順利,其實我人生很多打擊。」與其說鄺靄慧面對打擊,倒不如說她擁抱打擊,完成專科試不過一年,她就毅然接受新挑戰,到美國修讀基因學。她憶述,當時港大與史丹福大學舉行醫學會議,對方公布乳癌與遺傳基因的研究,當時莫論香港,亞洲區內也鮮有相關的研究。這個缺口,促使她放棄香港的一切,到美國由零開始,「原本只打算去兩個月,但去到發現自己對基因學毫無認識,完全聽不懂,感覺很難受。」於是她硬?頭皮,留美兩年重新學習,既要到實驗室學習基因排序,又要在當地診所了解基因輔導,她形容自己為了趕上進度,每日的生活都是「日頭去診所,夜晚讀書,三更半夜做研究。」

發現基因突變 奪國際獎項
乳癌是香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每十七位女性就有一位患上乳癌,並且有年輕化的趨勢。現時醫學界已發現擁有BRCA1基因及BRCA2基因突變的人,患上乳癌、卵巢癌或前列腺癌的風險較一般人高。其中,鄺靄慧正是憑?發現BRCA2基因突變而贏得國際獎項。她更在2007年回港後,成立「香港遺傳性乳癌家族資料庫」,集合乳癌病人及其家屬的基因資料進行研究,並資助有經濟困難的高危家庭進行基因測試,確保他們可以及早發現疾病。

縱然基因學研究為鄺靄慧帶來亮麗的學術成就,但愛「傾偈」的她笑言,做手術、見病人仍是她最喜愛的工作,「乳腺外科是很特別的外科,一般外科醫生完成手術後,就不會再見到病人,但我們為病人做完手術後,仍有機會見他們,有些病人甚至會跟我們一世。」

「跟一世」不代表乳癌有手尾跟,反之,乳癌如能及早治療,存活率一般較高,覆診只為定期監察情況。鄺靄慧平日在醫院走廊經過時,總會遇到她過去開刀做手術的病人,她更視病人為朋友,「做醫生最重要是溝通,要幫助病人,傾偈真的很重要,即使最終無辦法醫好他,對方都會欣賞你願意在他身上花時間。」

營運資料庫 明白病人想法
自從基因測試出現後,鄺靄慧除了面對病人,更要接觸病人家屬,若其家人在接受基因測試後,發現屬於高風險類別,就要定期到醫院檢查,確保及早發現癌症。基因測試的工作轉眼已有十年,近年在她的案頭上,不時出現覆檢多年,最終確診患癌的情況,「作為醫生,認識了他們這麼多年,我也不想見到確診一刻的出現,但他們經過多年的心理準備,在得知患病的一刻,表現得很冷靜,比起因為摸到自己有硬塊,很擔心地走過來求醫的人好很多。」

為了營運「資料庫」,鄺靄慧在工作及教學以外,更要不時出席公開活動,進行推廣及籌募經費的工作。別人眼中的苦差,對她而言卻是意外收穫,「醫生這個行業可以忙到令自己的視野只有自己的專業,但我因為『資料庫』的關係,必須要跟很多不是醫學界的人見面,幫助我明白病人的想法,亦學識怎樣去做人。」

鄺靄慧的工作很忙,相信她身邊沒有人不認同,別人說她是工作狂,她堅決否認,並笑言:「返工不開心,我會工作不了。」不過,促使她每次在手術室內,堅持把每個開刀後的傷口完美縫合,並在辦公室內,埋頭苦幹基因學研究的,最終也是一個個病人的笑臉,「可以令他們生活有改變,是我工作的動力。」


本文摘自2017年10月21日《星島日報》A16 每日雜誌 人物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