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PDF
網上揭頁版
iPad高清版App Store下載

 
 
 
目錄 < 返回首頁
掌握專家智慧鑰匙 打開海外升學之門
愛在山林 - 林超英
千鈞重負 - 何國鈞
發起「皮」革命 突破傳統自創品牌
兒童行為治療師 讓子女自主
地中海風情畫 華倫西亞
「山地王」翻山越嶺 挑戰爬坡極限
當代水墨山河 - 何鳳蓮
職場Q&A - 化驗師、藥劑師 專業資格 不可或缺
個性全面睇 - 我可能不會愛你
職場升呢 - 健康使用智能手機
智富增值 - 專業知識與生活技巧
課程速遞
書評
推介課程總覽



碩士 More
Accounting and Finance Postgraduate Programmes
PolyU Faculty Of Business

Executive MBA Programme
Tsinghua - INSEAD

MA in Communication
HKBU-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學士
建造工程項目管理(榮譽)理學士
港專

文憑
A Levels
Lincoln Minster School

IB, English & US Test Prep
Arch Education

證書
PMI / PMI-ACP / 職埸溝通技巧 免費工作坊
informatics

全方位IELTS備試班
Wall Street English

其他
Cardiff Sixth Form College
Global Education Group

海外升學 More
Guardianship Services
Icon Education

美國升學服務
LITZ USA Student Service

英、澳、紐中學講座,英、澳醫療課程講座,澳洲藍山酒店管理學院
Academic Link Overseas Studies Centre

管教孩子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不可以「一本通書睇到老」,要因應不同孩子的性格和特質來加以配合,不斷作出調節。作為兒童行為治療師的葉偉麟,太太梁婉珊是精神科醫生,在管教兩歲半的女兒方面,他們所採用的是非一般中國傳統父母所用的方法,主張孩子要「有say」,自設寬鬆但安全的框架,讓女兒自由探索和作主,從而建立自信,就連講故事、參加興趣班等,通通都由女兒話事,難怪年紀小小的女兒已經很有主見,對事物充滿好奇心。

自由安全框架
近期人氣急升的兒童行為治療師葉偉麟,在不同媒體中拆解及分析各種兒童行為,以及情緒上的奇難雜症,為家長提供專業意見,備受家長追捧;他更在前年與任職精神科醫生的太太梁婉珊一起出版《父母一句話 啟動孩子解難力》一書,葉太太表示:「在2012年左右,我和先生去美國出席一次會議,發覺外國有學者將腦神經科學的知識,應用在管教小朋友上,於是我們將這些知識,透過一些日常例子深入淺出地表達出來,讓家長解讀孩子的情緒,建立好的EQ和解難能力。」事實上,葉偉麟與太太更將他們的專業技巧應用在兩歲半大的女兒Natalie身上,屢見其效,葉太太笑言:「囡囡性格比較硬頸,有主見,用少點技巧都不能。」

葉偉麟認為小朋友作主導的重要性,令他們覺得自己「有Say」,在安全的框架下給予孩子去探索和作主,可以建立自信。他指兩至四歲的小朋友是探索事物的階段,作為父母要學懂放手,因為將來是孩子探索自己的世界,由自己去作判斷,

所以自小要保存這種特質,「我哋?框架都幾大㗎,只要不涉及危險、不傷害別人和自己,我哋都會畀囡囡去做,好似佢會幫我扣皮帶扣,可能我自己扣十秒,佢要扣一分鐘仲要錯,但我都會等佢,畀多些機會佢去試,同時鼓勵佢,等佢將來探索唔會退縮,唔會害怕,呢個係建立自信心好重要?階段。」所以,女兒自理能力高,平時自己吃飯、貼鞋貼、刷牙等,雖然「甩甩漏漏」,但葉氏夫婦主張讓她去嘗試。

在學習上,葉偉麟會讓囡囡自由發揮畫畫和寫字,「我和太太都唔會同佢講畫到出晒界等字眼,由佢去探索,畫圈、寫字又大又細都得,因為愈畀框架佢,佢會愈驚做錯、驚做得唔好,就會逃避,收窄咗發展空間。」

觀察女兒興趣
另外,在安排女兒參加興趣班上,葉偉麟先提供不同平台讓她去接觸,觀察和了解是否她的興趣才作安排,而不是由父母作主,「我哋先畀佢睇跳舞、打鼓、溜冰等短片或電視,觀察佢?神情,感覺到佢對芭蕾舞好感興趣,鍾意郁動,而且佢每日都會講芭蕾舞,問佢芭蕾舞係點,佢會自己喺度跳,證明佢好鍾意跳芭蕾舞,先安排佢去學,因為呢個係佢?興趣而唔係我哋?興趣。」

就連講故事環節,葉偉麟也會留意女兒的狀態才行動,「我哋會問?佢想唔想聽故事,或留意佢感興趣時才講。有時佢飲奶時會想聽故事,有時臨瞓前會揭?圖書,我哋要感受佢?狀態,而唔係監佢一定要聽我哋講故事;但佢通常唔肯畀我哋講故事,反而佢要我哋聽佢講,當然佢唔識字,會作啲音出來,我哋扮好專心咁聽。」

觀察入微的葉偉麟,憑藉女兒的一舉一動,窺探其內心世界,「小朋友畫畫用唔同顏色同構圖,呢個係好重要?平台畀父母進入小朋友?世界,所以父母要識得去觀察和感受小朋友,亦可以問一些開放式問題去了解孩子。好似女兒喜歡看《Peppa Pig》,當中曾有出現蜘蛛?故事,佢有次畫畫時面露恐懼,我立即問女兒畫了甚麼?佢話係蜘蛛,令佢表達出來,而唔會積埋喺心?面。」

引導正確做法
小朋友總有頑皮和情緒不穩的時候,作為專家的葉偉麟認為從小要訓練小朋友的EQ,若果父母只壓制小朋友的表達,將來會「大爆發」或影響他們的一生,所以父母要了解孩子發脾氣背後的動機和原因,穩定他們的情緒。而他絕不打罵女兒,反而會用引導的方法,營造一個「Yes」的環境給女兒,引導她知道在適當的環境和時間做適當的事,而不會「一刀切」地制止,「我唔會同佢講『唔准』或『都話咗唔得』?字眼,好似佢想喺沙發上跳,我會同佢講可以喺地上跳,陪佢一齊做,而唔係罰佢或鬧佢,因為罰佢會令佢有對抗性行為,畀佢知道邊度做先啱,亦等佢知道原來佢可以控制一啲嘢。」

就算囡囡在桌上亂畫都不會加以責罵,從旁引導女兒正確的做法,真的很考父母的「功力」,「佢試過喺張桌上畫畫,我哋即時畀張畫紙佢畫,以及同佢講試下用酒精抹番張桌,佢仲幫我哋抹晒成張桌,而唔係話佢整污糟張桌,同埋係一件苦差。」葉偉麟和太太憑專業的知識,加上細緻入微的觀察力,事事與女兒有所「Connect」,見招拆招,在開放式的框架下,讓女兒得以快樂成長,探索人生。



本文摘自2017年10月25日《東周刊》B120-122 親子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