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核心科優化 公民科取代通識
今年是文憑試推行十周年,中學課程有不少變革,高中核心科目今學年起優化改革,通識教育科被「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其獨立專題探究(IES)及中文科口試,亦隨精簡後年文憑試評核要求,提前告別公開試。涵蓋中小學共十五科的《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推出,但有小學在課堂播放南京大屠殺紀錄片,幼童不安受驚,亦反映國安教育如何因材施教的問題。
課程發展議會通過高中課程優化改革,備受關注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正式定名,樣本試卷及評卷參考先後曝光,只設資料回應題一卷,包括多項選擇、短答等題式,當局亦已展開首批教科書的評審工作,務求九月新學年,將有列入「適用書目表」的教科書面世。其他核心科目方面,中文科卷三「聆聽及綜合能力」及卷四「說話能力」取消,寫作卷增設「實用寫作」部分,而英文及數學科亦有所微調,讓學生釋放課時,能否鼓勵更多人選修三科,成為中學界持續觀察的焦點。
國安教育涵中小學15科
隨《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學校須開展國家安全教育,當局今年公布《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涵蓋中小學共十五個相關科目,要求學校聯繫學科內容及國安教育元素,提升學生對國家的歸屬感及守法意識;學校亦須檢視校內推展情況,逐年提交報告。
屯門的保良局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小學,早前向學生播放教育局建議、香港電台製作有關南京大屠殺紀錄片,片段涉及日軍殘殺無辜百姓的真實畫面,事後大批學生受驚不安。當局強調無強制學校無差別播放,校方則承認做法未顧及學生感受,事件令教育界反思,在選取教材講授時,應如何平衡。
當局上月亦公布《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試行版),把「勤勞」加入為首要培育的價值觀和態度之一,亦重培養學生媒體及資訊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