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情報

主頁 > 職場情報 > 金融會計專業知識 抵禦經濟變幻

金融會計專業知識 抵禦經濟變幻

  • 03 Feb 2012
市道旺,有能力為企業開拓收入來源者,自然備受重用;市道淡,能夠為公司節流者,即成企業新寵。因此,縱有調查顯示,本地金融業的人力市場受歐美金融市場動盪影響,將進入艱難時期,然而,有能者只要具備紮實的金融及會計知識,掌握最新市場趨勢的同時,又懂得分析財務及投資上的風險,為企業未來發展出謀獻策,市道好與壞,都不會削減人才的價值。


於波動的環境中,最保值的方法就是投資在自己身上,金融財務從業員可通過進修增值強化實力,迎接挑戰。今期由金融及會計學教授、從業員、招聘者及學員分享實用的建議和經驗,教大家善用進修課程,應付市場的需求,成為僱主的搶手貨。


企業金融 投資管理 業內渴求專業

從事金融投資17年的吳志凱,現為基金公司行政總裁,他從早年的投資顧問,晉升至今日,成為基金公司掌舵人,累積了多年的實戰經驗,他並沒因此鬆懈,在一年半前報讀香港理工大學工商管理研究院的(下稱理大工管研究院)金融系碩士課程,專修投資管理。他說:「大學本科中國商貿畢業後,我便邊學邊做,除了考取財務策劃師牌照(CFP)外,主要靠經驗及前輩師傅指點;時至今日,許多行家也完成了碩士課程,業內愈來愈重視專業學歷,於是我在一年半前決意進修。」


吳志凱經驗豐富又位居要職,課程依然為他帶來新思維的衝擊:「過去主要以經驗評選股票,習慣用相同的方法處理;上課後有機會深入學習各種經濟理論、投資產品、衍生工具等的原理與技術,加上導師本身具相當工作經驗,每次講解都附帶最貼市的資料與個案,理論加上實踐的教學模式,令我了解到評價股票的優劣、組合基金等,有多種不同的方法,大大拓闊我的思維,亦直接有利於日常工作,而我的畢業論文亦以『如何尋找跑贏大市的股票?』為主題,將所學應用出來。」


金融人力市場 競爭劇烈

作為僱主,吳志凱同樣重視年輕求職者的專業學歷:「在職進修是上進心的表現,可以給招聘者留下一個好印象,投資機構都希望團隊具高學歷,提升公司的專業形象;加上近年許多內地學生從美國等地的名牌大學返回中國發展,當中不少具備博士銜頭,是本地求職者的競爭對手,香港的年輕人更加要力求上進,增加競爭力。」


理大工管研究院金融系碩士課程副總監吳志昌博士亦表示:「金融市場瞬息萬變,近年的金融海嘯、歐債危機說明世界金融已連成一體,業界從業員必須擴闊知識領域,認識國際的金融系統及緊貼市場發展,方可處理日常的事務。」


強化專業資格 增策略思維

由他主理的兩大碩士課程包括企業金融學及投資管理學,前者涵蓋企業融資、併購、風險管理等,後者則包含資產管理、投資組合、投資衍生工具等,分別適合企業的管理層、金融分析從業員等修讀。


總結多年的收生經驗,他認為業界對從業員的專業、學歷及知識層面的要求愈來愈高,促使他們積極進修:「逾七成學員從事金融相關的工作,由於投資管理學系內容跟CFA(特許財務分析師)的專業試有八成相近,不少學員藉此同時考取專業資格;至於已具備相當資歷的學員,則從多元化的選修科中,選擇深入學習的學科,例如新增的『博奕理論及商業策略』,以策略規劃套入金融市場中,處理商界的難題等;或進行專題研究,由導師指導下搜集大量資料及學界論文進行分析,強化個人的專業。」


現就讀企業金融學碩士二年級課程的鄭海峰,在跨國企業從事金融及股票分析工作七年,已考取了多個專業資格,仍孜孜不倦地進修,為的正是追上多變的市場需求。他說:「導師是各金融項目的專家,如企業管治、信貸評級、財務策略等,學術與實戰經驗俱備;讓我涉獵金融業不同範疇的知識,甚至糾正了我一些錯誤的觀念。」


擴闊知識領域 追貼國際大勢

為配合學員的工作時間,每一單元長度約七至八星期,每周只需一個晚上及一個周末上課,時間易於安排外,學員於同一單元內只需專心完成一個科目。鄭海峰特別喜愛單元特設的「專業發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專題,校方每次邀請資深的業內人士,就最熱目的題目跟學員分享,吳志昌博士舉例:「最近兩次主題是『對沖基金』及『主權及銀行評級標準』,都是緊貼市場趨勢而定。」


由於課程接受非金融融會計背景的人士報讀,吸引有意轉行,或相關業務的學員加入,鄭海峰在兩年學習中因而認識各行各業的人才,也有機會跟兩位從歐洲來的交換生合作做報告:「至今我們仍保持聯絡,他們甚至給我講述歐債危機的第一手資訊呢!」


會計專業 財務分析 優化企業決策

在波動的市場中,企業的管理層在財務上要作出一個正確的決策,殊不容易,加上香港跟內地市場融合,營運制度上也要兩地接軌,增加經營的難度;對從事管理財務或企業的人員來說,要是具備會計學的知識,了解內地的會計法規,就能夠看清複雜的經濟環境,掌握分析風險的方法,從而作出合宜的決策。


理大工管研究院會計碩士課程總監鮑本賢博士道出業界的人才需要:「中港互通及全球化趨勢,令營商貿易過程更複雜,會計財務的角色不可以只停留在紀錄、財務報表等基本計算工作上,企業需要有效率、具指導性、分析風險,協助作出決策的財務報告;具備以上才能,如善於應用科技及會計軟件的人才,可謂相得益彰。」


學習中港差異 善用資訊科技

鮑教授表示,修讀該科目的學生有部分是會計從業員,也有非會計背景的管理人員,因為會計科對企業決策有直接幫助:「例如課程包含『衍生金融工具會計』,配合金融市場的新發展,有助企業管理人認清市場狀況、投資的風險;課程另一重點是中國與國際,包括香港會計制度的不同之處,如資產計算、稅務等項目,都是營商者極需要了解的範疇;至於資訊科技、會計軟件的應用,是課程另一重心,旨在讓學員掌握最新的技術,就可以將會計學的好處快而準地帶到辦公室,處理日常財務,協助決策。」


他補充,課程每年會贊助兩位中國國家審計署的人員來港進修,讓中港兩地的學員互相了解兩地的不同制度,並且建立人脈關係,為未來開拓內地市場鋪路。


該課程的畢業生程辰,看準了課程的中國特色而報讀。他說:「課程令我的會計視野及知識衝出了香港的範疇,了解到內地的會計制度、稅制等,有助我理解內地企業的年報,將來處理內地客戶應該更得心應手。」


銜接課程 跨專業門檻

年紀輕輕已矢志走會計專業的程辰,目前他積極尋找工作,深入而緊隨市道的會計知識增加他面試時的自信,他比一般畢業新鮮人還有一點優勝處:「課程的同學混合了本地、內地及在職人士,分組做報告時,我從他們身上了解僱主及兩地對從業員的要求,同時培養出團隊精神及溝通技巧,相信對求職及未來事業發展都有益處。」


至於有意轉行加入前景明朗的會計業的人士,業內也有建全的考核制度,供有志者加入專業的行列。理大工管研究院另一課程──專業會計深造文憑及碩士課程擔當橋樑的角色,負責裝備學員,取得香港會計師公會(HKICPA)及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專業認證試的考生資格。其課程總監馮汝傑博士表示,會計業的門檻愈來愈高,連考取專業試的資格也要求會計相關的專上學位,非會計學本科的人士,須透過銜接課程跨過門檻,向專業進發。


理論化為實務 增分析力

大學主修信息工程的袁鑑輝,服務一家科技公司,早年取得財務學碩士學位,去年再下一城,完成理大的專業會計深造文憑,他最大的得著是:「我可以將專業知識如財務會計和稅務,結合經驗,應用到財務管理的實際工作領域上。」另一位學員岑芳婷,則完成了專業會計碩士課程,她本科是經濟學,工作是為企業融資申請作分析及評估,她在入學首年的課程已大派用場:「會計學的基礎知識,讓我更透徹瞭解財務數據背後的真正含意,及辨識企業運用的財務技巧,提高了我的分析質素及工作效率。次年的課程更專門,令我深入認識大型企業、上市公司等的財務安,其中『授信分析』對日常工作有直接幫助,擴闊了我可處理的授信申請類型。」


她以過來人身分鼓勵非會計本科生:「學校在開課前提供多個預備班,針對多個會計科的基本課題,供沒有會計學背景的新生修讀,確保正式開課時可追上進度。課堂雖然只是短短六星期,卻有莫大幫助。」



免費課程講座

日期:2012年2月18日(星期六)

課程:專業會計碩士

時間:中午12時15分至1時

地點:Y303


日期:2012年2月18日(星期六)

課程:會計學理學碩士

時間:下午2時15分至3時

地點:Y415


日期:2012年2月18日(星期六)

課程:企業金融學碩士財務學碩士(投資管理)

時間:下午2時15分至3時

地點:Y304


課程截止報名日期:2012年 3月1日

網上申請:www.polyu.edu.hk/study

課程網址:www.polyu.edu.hk/gsb/af

查詢:2766 7087

電郵:gsbenq@polyu.edu.hk

相關:

Copyright © 2016 Job Market Publishing Limited. All Right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Part Without Expressed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