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路向
我們可以隨時搵工跳槽,選擇走更好的路,但三個意外,改寫三段人生路向。三位主角四肢傷殘卻沒有失去鬥志,名校游泳健將詹嘉德憑其毅力,完成學業和積極工作;本來月賺兩萬元的設計師許毓青在舞台上尋回生命的熱情;五級小提琴手蘇永通立志畢業後向金融行業進發。
這班生命鬥士在香港和世界各地何止三位?我們可以上班、搭車周圍走、輕易取一份免費報章,很幸福,工作上小小的挫折和不快,不過雞毛蒜皮。他們還要面對搵工被歧視、克服寫字和操作電腦的困難。可曾想過,他們如何在繁忙的車站搭地鐵?地鐵站的升降機是給予傷殘人士用的,但往往都給健全人士搶位和打尖,試問他們又如何按時上班?
這個社會鼓吹和諧,教我們尊重別人,但共融不易。然而,卻無阻他們的決心,堅持爭取平等機會,貢獻社會。原來,人生不過是折衷中活下來,只要肯走,路一直還有。
生命鬥士 發放職場正能量
代表《JobMarket》訪問三位生命鬥士,詹嘉德第一個反應是:「《JobMarket》,我十年前已經睇過。」工作經驗豐富、外表豁達的嘉德,天生擁有一股說話魅力,原來他最愛唱歌、曾灌錄唱片,幾乎成為幕報代唱。「當時正值90年代,卡啦OK剛流行,看到招聘報章刊登幕後代唱一職,一首歌有二千元報酬,於是抱?試玩的心態唱了李克勤《深深深》,把Demo寄出去,不久有人找我試音。我在晚上11時坐輪椅乘車去錄音室試音,然後等消息。」
雖然最後沒有被聘用,但無損嘉德搵工的心情,他只想與普通打工仔一樣搵份工自食其力。現時38歲的他在14歲時因為一次跳水意外而導致四肢傷殘,曾企圖使用枕頭焗自己和絕食自殺但均告失敗,於是決心努力活下去。由名校游泳健將轉為特殊學校學生,嘉德完成中五後沒有選擇到庇護工場工作,反而走進香港工業學院(IVE前身)修讀兩年制文憑課程,學習編寫電腦程式,結果畢業後成功進入一間電腦技術支援公司工作,一做便12年。
月薪一半是交通費
說到這個工作機會,他形容是「無心插柳」。「那是科技大學與復康會合辦網頁設計課程,我完成課程用英語做Presentation,項目負責人覺得我的英語和表達能力不錯,於是邀請我加入熱?服務工作。第一份工根本無正式面試,只與HR Manager傾談有關傷殘人士工作的配套細節,例如工作椅的高度、走廊闊度,還有公司的電梯、後門和停車場可否容納傷殘人士輪椅等。」
外在因素未成為事業的絆腳石,反而是心魔阻礙了嘉德的決定,因為不欲拖累別人,害他差點放棄工作。「同事都是健全人士,我無可能要求同事返工,還要照顧自己。幸好公司聘用了一位身體狀況較我好的坐輪椅同事,他跟我同一天入職,因為有這位夥伴我才返工,因為大家都是傷殘人士,明白對方需要,可以互相扶持。」而且,同事們都是年紀相若又投契年輕人,相處容易。「有時他們叫我不要帶飯,落去Canteen一起吃。」
人事關係和公司配套都不成問題,反而是交通開支令人吃不消。家住西環的他,往西貢香港科技大學上班並不容易,也不便宜。「我返五天半,正常返工時間是朝九晚六,公司讓我返十放七。復康巴士本身有固定路線,但我的車程太遠,需要預訂,而長期租用與固定路?的費用又不同,月薪八千,一半用作車費,很難儲錢。」
薪酬待遇不同
大多數殘疾人士都是屬於低收入的一群,即使能成功在就業市場覓得職位者,他們的薪金普遍都較健全人士為低,即使傷殘津貼亦未有將交通費用計算在內。嘉德搬過幾次寫字樓,由西貢遷往九龍灣,九龍灣內又搬了兩次,12年來由月入八千元的普通技術支援員,晉升為資深技術支援員、副主任和中心主任,工作範圍包括提供電話客戶服務、培訓以至管理其他同事,離職前月入近兩萬元。
薪酬待遇與一般人不同嗎?他坦言:「起薪點是相似的,大家差不多八千,但『魚不過塘不會肥』,我們很難跳槽,公司知道我們不會走,加薪幅度自然不大,或者幾年才加薪一次。」議價能力低,想走不易,表現出色的嘉德曾經有兩次被挖角機會,但礙於身體問題而白白錯失機會。
「平時電話服務的對象大多是跨國公司的客人,如果跟進得好,對方下次會要求指定同事接聽。有次收到一家新加坡公司的負責人來電,說很欣賞我的表現,問我有無興趣到當地工作。因為對方不知道我是坐輪椅的,而我覺得無必要交代,於是禮貌地婉拒了,即使對方很有誠意,Offer又不錯,但我絕不可能一個人離開香港,而且當地的環境和設備未必配合得到。」
搵工面試甚艱難
2008年嘉德的公司因減省開支,香港部門遭解散,他第一次失業,於是重新上路,積極透過互聯網招聘網站努力搵工,但並不容易。「有時遇到心水工作,申請後有人通知面試,我告訴對方自己是坐輪椅的,再問清楚見工的地方有沒有電梯、寫字樓的走廊闊度等資料,但問得太多,對方已開始猶豫,表示要問上級再回覆我,然後全沒有回音。有時覺得HR的人很忙,他們未必向上級請示,而抹殺了面試機會。」
私營機構難入,投考政府同樣令他失望。政府提倡「同等學歷、同等經驗,殘疾人士將獲優先聘用」,擁有12年工作經驗的嘉德要求的只是一份需要中五畢業的政府職位,但結果不成功。「政府會給你面試機會,不過,應徵了三次政府『熱線:一八二三』職位,由最初的熱線經理到熱線主任,甚至最後的普通接線生,三次的面試官幾乎是同一班人,但最後都沒有回音,令我覺得很大打擊。」
失去全職工作,積蓄耗盡,只要尚有能力,嘉德不會放過任何掙錢機會,閒時在淘寶網站購買產品放在其他網站轉售賺錢。現任兼職醫療用品推銷員的他,由後勤走向前線,接觸的人多了,他期望透過過來人經驗,協助醫院治療師和傷殘人士用家,尋找合適的用品,積極工作的他自言:「只要堅持不放棄,總會找到方向。」
設計鬥士 實現舞台夢想
佩帶黑框眼鏡、灰色頭巾頭頂束辮、穿耳環的許毓青,打扮前衛,外表有點 Cool,但原來從事室內設計的他,本身活躍好動,經常工作至深夜。「一入職做設計已有九千元,幾年後轉公司往內地工作,差不多兩萬月薪,還未計食宿和消費,收入確是可觀。」正當事業發展不俗之際,卻不幸於內地遇上交通意外,四肢癱瘓,曾經自暴自棄的他,因為透過一個電話,認識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的其他朋友,令他重踏社會。
「以前設計公司的同事介紹我往銅鑼灣一家設計公司工作,每天由工人帶?我,在非上班上學繁忙時段趕上地鐵。工作一星期後,感到三年沒有踏出社會,原來自己未能適應外面的環境,於是辭職。」目前,毓青透過朋友介紹接Freelance在家工作賺錢。工作少了,收入相對大減,而且,他的手指活動能力有限,只靠手掌朝天,以無名指的關節代替指尖,逐字隻打出來,又以雙手夾?滑鼠操作繪畫。「以前繪圖只需一至兩小時完成,現在差不多成十句鐘才畫完。」
繼續設計之餘,他無意中燃起舞台興趣。他認識了一位由汶川地震生還者組成的舞蹈團,其中有一位舞蹈老師被截去下肢,仍堅持跳舞,讓他深受震撼,於是與友人合作構思了一齣以傷殘人士為主角的舞台劇《愛?生命?敢夢敢想》。以往喜愛唱歌的他重練歌喉,坐在輪椅上練走位,不求專業,只想告訴別人「坐輪椅不是自暴自棄的藉口」,同樣有心有思想有理想,可以靠聲音和肢體語言去表達自己。第一次舞台劇經驗令他感到生命的充實,未來,他希望成立首個傷健共融的劇團,創作更多作品,在舞台上繼續發亮。
八十後鬥士 考車牌進軍商界
23歲的通仔年紀輕輕,早已是一名五級小提琴手,目標是在琴行教小朋友拉小提琴,可是在2005年在新加坡旅遊時,失足跌下泳池,自此下肢及雙手癱瘓,無法重拉小提琴,令他的人生大受打擊。住院期間曾有輕生的念頭,但想到自己一生曾有好多事仍未嘗試,不甘於就此了結生命,於是重拾心情,努力活下去。
到處演講、以歌聲表演分享正能量的他,除了勉勵年輕人,也努力鍛煉雙手。他的左手完全癱瘓,但右手可勉強做一些伸展的動作,於是他由執筆開始,再取湯匙、叉子和筷子練習,務求打造「黃金右手」,結果右手手指愈來愈靈活,可打他心愛的遊戲機,甚至成功考獲車牌。現正修讀高級文憑的他,對未來充滿期盼。「希望自己可以升讀大學,畢業後投身金融行業,從事與自己本身修讀科目相關的行業,又或者投考政府的AO,如果可以創業,做一些香港未出現的工種也不錯。」
傷殘人士就業市場縮窄
這班鬥士的路向一般人更崎嶇,但卻走得豁然積極。然而,社會問題仍存,今年本港經濟預計不明朗,嘉德體諒普遍僱主請人的心情:「社會競爭太大,加上最低工資實施,如果我是老闆,都傾向選擇健全人士,不考慮傷殘人士都好正常。」
「早年電腦未普及,不是人人懂得使用手寫板和打中文字,很多大學生請人打畢業論文,約幾十萬字,打字員成為坐輪椅的傷殘人士熱門賺錢荀工,一份Job等於當時一個月糧,但那一個月非常辛苦。」除了打字員,Call台和電話接?生也是他們口中的熱門之選。「可惜後來Call台已經搬至內地,而部分傷殘人士會選擇在香港賽馬會投注站或電話投注中心擔任投注服務助理。
現時,大多數傷殘人士多選擇在政府部門或社福機構工作,或者靠朋友轉介或上網尋找在家工作機會,例如透過網上平台創業,或者發揮創意,從事與藝術設計有關的工作。不過,通仔形容:「正式搵工途徑很多,但可行途徑很少。明白有些街坊好心幫我們,會提議賣旗派傳單,但其實這些都不是理想的職業,他們並不知道是否適合我們。」只要尚有能力,他們仍希望跟普通人一樣對社會作出貢獻。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