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情報

主頁 > 職場情報 > 多重身份陳凱琳 全面發放正能量

多重身份陳凱琳 全面發放正能量

  • 11 Apr 2025
作為創作者,陳凱琳(Grace)的宗旨是為大眾提供歡樂。
作為創作者,陳凱琳(Grace)的宗旨是為大眾提供歡樂。
作為創作者,陳凱琳(Grace)的宗旨是為大眾提供歡樂。
隨着她組織家庭及生小孩後,減少了在熒幕前的工作,專心經營個人社交平台。
作為創作者,陳凱琳(Grace)的宗旨是為大眾提供歡樂。
她從小到大都十分喜歡及享受閱讀,希望未來有機會推出一本具紀念價值的兒童繪本。

陳凱琳(Grace)自小跟隨家人移居加拿大,卻十分嚮往在香港生活及工作,於是她決定畢業後回流香港,並挑戰自己參選港姐,這些年也嘗試過不同類型的工作。現時她主要經營個人社交平台,努力構思及創作不同內容,冀盼為大眾發放正能量。 

 

陳凱琳的學習歷程

——1996年(五歲),隨家人移民,學做加拿大人

——2013年(二十二歲),大學畢業後回港,重新學做香港人,然後成為選美冠軍

——2014年(二十三歲),學做演員,代表作:《四個女仔三個BAR》、《張保仔》(均為2015年作品)

——2018年(二十七歲),學做太太及母親

——2019年(二十八歲),開始學做KOL;2024年即獲機構選為「 IG品牌內容廣告銷售額」(IG Branded Content Ad spend)最高的十名KOL之首

 

回流

陳凱琳從小目標已經很清晰,她對傳理學系感興趣,於是努力讀書考入加拿大的西門菲莎大學。 「在大學三年級,我有機會當半年交換生,那時每個同學都希望到其他國家體驗。」 「唯獨我想回香港交流。」 這與她小時候離開香港有關,「我五歲便隨家人移居加拿大,每年只有暑假才會回香港,我很想知道在這裏生活、讀書,甚至工作會是怎樣,於是當我獲得交換生的機會,我毫不猶豫便想回來香港。」 要回到一個離開了十多年的出生地,這個相信是Grace人生中第一個重大挑戰。

 

選美

於是,Grace畢業後回流香港,隨即要完成自己小時候的夢想——參選香港小姐。「我在電視上看到那些參加者都非常有自信及優雅地表現自己,令我幻想如果我參選了會是怎樣呢?我希望能給自己一個挑戰。」在獲得家人的支持後,她決定報名參選香港小姐。她戴上后冠的情景,相信大家依然記憶猶新。

 

她獲得港姐冠軍的殊榮後,有機會作多方面的嘗試,如擔任司儀、拍攝劇集等。後來,隨着她組織家庭及小孩出生後,漸漸減少了熒幕前的工作,轉為專心經營個人社交平台,並兼顧藝人及KOL的工作。「兒子出生後,我想有更多時間陪伴他們成長,很自然地我的工作軌道也隨之而改變。」 雖說是自然而然的轉變,但她也曾為此掙扎過,始終要獲得觀眾認同都不是一時三刻的事。「我清晰知道,自己曾經是一名在幕前演出的演員,現在的我只是轉變了另一個環境呈現給大家看,我十分享受有這樣的改變。」說起來雖然輕描淡寫,但實際上,一切發生在短短四、五年之間,由普通人>選美冠軍+藝人>結婚生子,變化之大、改變之快,適應能力不足者未必能夠做得到,更何況Grace是做得十分出色。

 

這一連串華麗轉身,可以用「Graceful」去形容。

 

KOL

在Grace的社交平台上,不難發現她所呈現的內容十分多元化,涉獵範疇廣泛包括美容、親子、日常生活等。她是如何想到那麼多不同的點子呢?「我們小時候網絡及電子產品尚未如此盛行,我們三姊弟就只能自行構思遊戲自娛。我記得有一次,我們從加拿大駕車至美國公路旅行兩星期,過程中我們三姊弟便發揮各自的想像力,互相創作不同活動及遊戲。」

 

她一直堅持創作屬於自己的內容,很多時都是「自編自導自演」。「每當我想到一個新點子並能將它呈現出來,都會獲得滿足感。但很多時候,構思內容的過程是寂寞的,始終我現時的工作狀態是極度被動,每日有無數KOL同時發放不同類型的內容及資訊,為甚麼別人要選擇看你的內容呢?你有哪些吸引他們的地方呢?這些時候都會因而感到很大壓力,甚至懷疑自己。」

 

她很慶幸身邊有同伴及家人的支持,成為她繼續努力向前的動力。「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想做的事有很多,但又想每我先生常常提醒我,做人不能貪心,要一樣一樣做,專注做好當下的事情。」她一個人的能力有限,每當她想到任何點子,團隊夥伴都會盡力協助她完成。「所以大家覺得我呈現的內容做得好,這真的不只是我一個人的功勞,全賴有團隊及我身邊人的幫助。」

 

心態

作為創作者,Grace的宗旨是為為大眾提供歡樂。「現時我們每個人每天的生活,都充斥着很多不同的壓力和情緒,我希望大眾看到我構思及分享的內容時,會感到輕鬆,甚至能帶給他們快樂。」她又如何面對個人情緒呢?「我當然都會有感到壓力的時候,或者遇到讓我傷心難過的事,我會找家人及朋友傾訴,調整心態後再投入構思點子及創作新內容。」

 

社交平台是一個分享的渠道及媒介,創作者保持內容一致性是不二法門。「內容產出的數量固然重要,這更能讓你『出現』在大眾的平台上,也可為你帶來更多follower(追蹤者),但始終內容的連貫性更能吸引關注及對該範疇感興趣的人。」她也常常提醒自己不要只在着眼數據上,「對客戶來說,瀏覽數據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指標,但我認為創作者更重要的是富創意的構思,以及想呈現給大眾的內容和感覺。」

 

歡樂

一直以來,Grace都希望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主持節目,最近開啟了一個新系列——歡迎光「琳」。「我一向都饞食,但烹飪技巧一般,哪有甚麼好比我能一邊主持節目,一邊煮宵夜呢?於是我邀請不同嘉賓,和我一邊傾談一邊整宵夜。最重要的是,我希望這個節目可以帶給大家多點娛樂!」 除了新系列外,她從小到大都十分喜歡及享受閱讀,是接觸及認識世界的途徑。「我希望未來有機會推出一本屬於我、具紀念價值的兒童繪本。」

 

Grace冀盼通過自己構思的內容,旨在為大眾發放正能量。「作為創作者,我的責任是為大眾帶來歡樂。」



相關: 陳凱琳, 終身學習

Copyright © 2016 Job Market Publishing Limited. All Right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Part Without Expressed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