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情報

主頁 > 職場情報 > 心繫長者福祉 實現樂活精神

心繫長者福祉 實現樂活精神

  • 02 Apr 2024
華創國際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達泉
華創國際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達泉
華創國際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達泉
出生於福建偏僻山村的劉達泉,小時候在農村生活貧苦,但堅信「知識改變命運」。
華創國際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達泉
劉達泉親身參與由城大商學院管理科學系主辦的「基層醫療生態系統:促進豐盛晚年的綜合照護」國際研討會。

每個人對於安享晚年的定義各有不同,「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和「老有所樂」是大多數人對晚年生活的共同願望。作為安老事務委員會委員、擁有豐富護老經驗的劉達泉,其願景更加宏闊。他希望長者不但能夠獲得溫飽,依靠及心靈上的照顧,還可以在美麗自由的大自然環境中種花養魚,參加不同類型的學習活動,甚至可以發揮餘熱繼續貢獻社會。因為他深信每位長者在「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的基礎上,還值得擁有一個「老有所學」、「老有所為」的晚年,維持個人尊嚴和體面自主生活之外,更能夠活出做人的價值。

 

與時並進 拓展健康養老事業

多年來,華創國際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達泉積極開拓業務,並於香港及中國內地開辦多間安老院及綜合性醫院。每位成功人士總有一段不平凡的歷程,出生於福建偏僻山村的劉先生,小時候在農村生活貧苦,但堅信「知識改變命運」,他奮發圖強,堅持不懈,考入了上海中醫藥大學,改變了自己身處偏遠山區的命運。由於自身的艱苦經歷,以及從事醫療工作的過程中接觸到非常多病患及長者,他能深切體察到他們的苦況,同理心油然而生,一直以來,他沒有太多的言語卻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動來助人,盡己所能,貢獻社會。

 

於二十五歲來港之後,劉達泉發現因牌照問題未能從事醫生本業後,決定轉投安老行業。「當年在機緣巧合之下接觸到一位基督教牧師,對方想將教堂改成為安老院,我跟他仔細商量後,便決定頂手經營。」於是,劉達泉在1995 年開始營運第一間安老院,其後於2004 年創立了華創國際實業。他一直以「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作為經營理念,同時致力實踐心目中的安老願景──「老有所為、老有所學」。

 

在劉達泉眼中,安享晚年的定義,是讓長者有尊嚴及有體面地生活。例如,在一塊空曠的土地上建立院舍,讓長者在戶外悠閒地種花、種菜、養魚或飼養小動物,精神上能有所寄託。同時,院舍提供各式各樣的興趣班、活動班予長者參加,讓他們「活到老、學到老」。他坦言,目前香港尚未有這樣的平台,所以他十分期待政府能組建這類平台,讓大家各自發揮所長,他也非常希望能有機會參與其中。作為安老院的經營者,長者福祉是劉達泉的首要關注,因此他不斷提升院舍的護理質素,擴展相關服務。「以現在身處的這個院舍為例,我們參考了日本的設計,門口設有鞋櫃供探訪者使用,以減低感染風險。扶手加入了燈光帶,直徑設計成四點六厘米,這個指標參考了黃種人手握直徑防摔倒的最大安全系數,令長者握上手時體驗感最佳同時確保安全性。」他十分欣賞日本人的做法,把安老院和幼兒園興建在同一地方,方便長者和小朋友互動之外,亦能夠充分實踐「老有所為」的理念。

 

完善醫療和安老政策

構建樂齡社會

眼見香港社會逐漸進入老齡化的階段,「醫療資源分配」與「安老護理服務」成為政府和業界的一大課題。劉達泉引述數據解釋,目前政府在長者醫療開支上承擔了巨大壓力。他認為醫療和安老的關係是相輔相成, 而居家安老將有助減輕醫療和其他公共資源的負擔。「如果安老院舍的護理質量良好,做好『治未病』方面的預防工作,減少長者需要入院治療的機會,便能夠相應減輕醫療人員以至整個醫療體系的壓力。同樣地,如果醫院提供優質的護理和技術,長者出院後能快速康復,便可減少安老院舍和照顧者的壓力。居家安老與醫療和安老的關係亦密不可分,一些簡單的設備或安排,例如在家中安裝扶手、於浴室內設置防滑墊、為有需要的長者增設護理床等,亦有助減低長者跌倒、受傷或需要入院的機會。」

 

他續說,現時安老業介面對的最大挑戰,是照顧患有認知障礙症,又稱腦退化症的長者,因為當中涉及多重、大量的照顧工作。幸而隨着科技發展和進步,劉達泉相信照顧者的壓力於不久將來能夠得以舒緩。「有部分科技公司正在研究使用人工智慧機械人陪伴長者唱歌、聊天、講故事,猜謎語,甚至提醒他們按時服藥,或指導他們做運動等。」

 

最近,劉達泉慷慨支持並親身參與由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商學院管理科學系主辦的「基層醫療生態系統:促進豐盛晚年的綜合照護」國際研討會。透過專家演講、經驗和研究分享,研討會旨在匯聚多方的醫護專業人士、學者、政策制定者、社會福利界人士以及不同持分者,探討基層醫療、晚年照護、健康安老等不同重要議題的發展路向,促進各方分享實踐經驗,共同探討創新的綜合照護和基層醫療發展。

 

施比受更有福

恩澤社群

作為一位成功的企業家,由昔日的胼手胝足,到今天取得矚目的事業, 成為年輕一代的楷模,談到對有意創業的年輕人有何寄語,劉達泉坦言:「現今社會環境出現變化,年輕人似乎失去希望,例如無法負擔高昂的樓價。」要邁向成功,他認為誠信、堅持和學習是三大要素。任何時代都有那個時代的機遇,但生而為人的最基本道德準則是獲得成功的基石。他說「誠信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要求。堅持是不輕言放棄,只要能夠堅持下去,就會發現到處都是機會。只要保持誠信、堅持克服挑戰,加上不斷學習,成功的路就不會離你很遠。」他以工匠精神為例,工匠們數十年如一地專注於他們的工作,同時不斷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

 

除了投放大量心力於安老事業上,劉達泉亦積極參與公益事務,對回饋社會同樣不遺餘力。他相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因此十分支持教育發展,尤其對於城大的辦學理念深表支持。他認同大學致力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促進世界各地青年交流和合作的理念,因此早於2016年成立了「劉達泉伉儷國際交流獎學金」,資助學業成績優異、經濟拮据的學生前往海外學習及交流。「祖父經常教我施比受更有福,今天我幫學生一把, 使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支持,或可鼓勵他們日後回饋社會,把愛心傳承下去。」

 

劉達泉與城大關係密切,除了是大學顧問委員會成員、城大基金理事會成員及最高榮譽會長,亦是工商業領袖協會指導委員會成員。「城大不斷創新、發展迅速,擁有很多世界級學者、專家和科研人員,最近更獲評為全球最國際化大學。人才是寶貴的資源,我深信把資源投放在教育上,會為社會帶來更大的改變和裨益。」



相關: 樂活精神, 安老行業

Copyright © 2016 Job Market Publishing Limited. All Right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Part Without Expressed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