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情報

主頁 > 職場情報 > 新媒體藝術崛起 跨領域人才炙手可熱

新媒體藝術崛起 跨領域人才炙手可熱

  • 06 Oct 2017
由發展局及規劃署合辦的「印象∞香港」展覽,正在中環展城館展出。
由發展局及規劃署合辦的「印象∞香港」展覽,正在中環展城館展出。
由發展局及規劃署合辦的「印象∞香港」展覽,正在中環展城館展出。
Keith將於「台北白晝之夜」表演的作品《Cycling Wheel:The Orchestra》。
由發展局及規劃署合辦的「印象∞香港」展覽,正在中環展城館展出。
張栢基三年前創辦AniMotion,為商場及博物館提供技術方案。
隨着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新媒體藝術興起,當中強調藝術家、作品與觀眾三者之間的互動。本地大型表演場地積極採用多元化新媒體技術,帶來更多嶄新的藝術表現模式;不少商場及品牌亦大灑金錢,聘請數碼媒體公司創作互動藝術裝置,吸引人流。今期《JobMarket》走訪多家數碼媒體公司及藝術機構,了解相關市場的發展前景及人力供求情況。


商場善用新媒體 辦互動藝術展宣傳

新媒體的出現,推進藝術創作及作品分享的渠道。香港數碼藝術創作協會會長羅富鴻指出,「新媒體藝術牽涉設計、視覺藝術、電腦科技、網絡平台、多媒體等不同元素,不但超越不同領域的限制,更加強觀眾與藝術家之間的互動,例如近年常見的VR(虛擬實境)、AR(擴增實境)及互動藝術展覽。」他又指,香港科技發展成熟,不少商場及品牌亦會選擇利用新媒體藝術作宣傳工具。他直言,現時位處尖沙嘴、銅鑼灣、中環的一綫商場,舉辦為期一星期的互動藝術展覽,平均會花約三四十萬元。


羅富鴻稱,「市場對具相關藝術及技術背景的人才非常渴求,包括軟件工程師及數碼創作總監等。」不少人會開設數碼媒體公司或成為自由身工作者,「剛入行的creative artist月入約一萬三千至一萬五千元,他們的作品一旦在社交平台引起反響,獲大眾認同,便能很快跑出,收入可急增。」


利用VR推廣粵劇 西九覓專才策展


新科技令現實與虛擬世界產生互動,顛覆了時間、地點、空間的運用。西九文化區教育及拓展主管(表演藝術)黃槿指,在藝術層面而言,表演藝術、裝置藝術、聲音藝術、跨媒體藝術,是七十年代後受新科技影響得最多的四個範疇。


西九積極採用多元化新媒體技術,提供M+展亭等場地予不同藝團,舉辦展覽、舞台劇、舞蹈表演等活動,呈現嶄新效果。此外,西九為於明年開幕的戲曲中心設計了一個新的導賞體驗,利用VR及3D投影等技術,讓參加者了解粵劇的文化及歷史背景。他稱,「該中心廣場地面亦設多個屏幕,並利用投影技術作導航,希望吸引穿過廣場的人停留八至十分鐘,觀賞如介紹老倌的影片。」


為了將藝術帶入社區,西九在11月與太古集團合作,在太古坊舉辦「觀.影──香港舞者」(ON VIEW: HONG KONG)舞蹈項目,黃槿指,澳洲編舞及舞蹈影像導演和本地舞蹈家,聯手攝製一系列具特色的舞蹈影像,並會發展成為網上錄像、裝置展覽及現場演出,「路過的行人亦可透過大屏幕與舞蹈家互動。」


黃槿表示,西九有意增聘策展人及製作人,惟請人有一定困難,「現時全亞洲均發展文化產業,如深圳蛇口開設V&A(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展館,大家都爭相招攬對科技及新媒體有一定掌握,及有大型表演場地工作經驗的專才。」他同時指,近十年愈來愈多學生修讀與媒體藝術有關的學科,相信未來有更多生力軍加入市場。「西九希望可以培訓更多本地人才,始終外國專才長遠未必願意留在香港發展,而且香港人才能真正詮釋及展現本土文化。」


獲電子藝術大獎 新媒體達人衝出國際  

香港的新媒體藝術發展仍在起步階段,但其實早有本土新媒體藝術家衝出國際,贏得獎項。新媒體藝術家林欣傑(Keith)於十年前設計的大型互動裝置「左左右右瑪利奧(Moving Mario)」,獲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PRIX Ars Electronica)互動藝術組別的電子藝術大奬。


Keith大學時主修資訊系統學系,到紐約留學期間初次接觸到新媒體藝術,令他深受啟發,更認定新媒體藝術為其事業發展方向。他於2009年與來自台灣的新媒體藝術策劃人蔡宏賢合作,創立Dimension Plus新媒體藝術創作團隊,分別在香港及台灣設立工作室。


除了追求視覺效果,Keith的作品亦經常加入音效,例如最近他參與「台北白晝之夜」新媒體藝術節,受另一位藝術家啟發,將單車車輪重塑成表演工具,他稱,「除了可以轉動車輪外,今年再添加新元素,把燈光和聲音結合在車輪上,成為三件表演樂器。」


Keith亦有到深圳參與新媒體藝術活動,比較中港台三地的新媒體藝術發展,他慨歎香港相關配套欠缺前瞻性,「政府只提供資金及地方等硬件,這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並不能推動新媒體藝術發展。」


他解釋,新媒體藝術作品需要觀眾的參與才可建立互動性,但現時香港欠缺平台讓藝術家發表作品,「有部分藝術空間規定只能用作個人工作室,不能讓公眾參觀,出現『做完無人知』的情況。」為承傳及發展本土的新媒體藝術, Keith成立「製造實驗室(Fablab)」,「本身製造作品都會使用不同器材及工具,成立目的是希望其他人都能使用,將他們的設計概念變成實物。」


平衡藝術與商業 設實驗室培育人才

不少新媒體藝術牽涉高成本製作,新媒體藝術家張瀚謙(Chris)成立XCEED及XEX兩個團隊,前者專注藝術創作,後者則加入一些商業元素,以平衡開支。Chris表示,「XEX的項目通常會與國際品牌合作,例如上月初我們與韓國護膚品牌Dr.Jart+合作,於上海某商場推出『視聽體驗館』,以「光」結合聲和影為題,製作一個互動藝術裝置,參加者進入展覽館,彷彿置身一顆鑽石內,除了可親眼看到不斷變化的折射光綫,也會聽到隨着光綫變化而轉換的音效。」


XCEED亦經常參加本地創作,包括今年由發展局及規劃署特別舉辦的「印象∞香港」展覽,Chris說:「透過新媒體藝術,將香港景點、颱風及報紙頭條等數據視覺化,呈現在觀眾眼前。」


他坦言,香港的新媒體藝術發展較其他亞洲地區慢,主因是創科研究不足,因此其藝術團隊也身兼培育下一代的角色,於去年設立以研究為主的XPLOR實驗室,並參與第八屆校園藝術大使計畫的深化藝術課程。他表示,「我們成立『不觸電發明同學會』,希望透過工作坊讓中小學生接觸電子藝術,他們在過程中學習製作迷你機械人及電子樂器,更有機會上台演奏。」


Chris希望團隊未來有機會踏上國際舞台,亦打算參考日本知名多媒體創作團隊TeamLab的做法,以巡迴展出等方式展出團隊以往完成的商業作品。


互動裝置吸人流 力攻東南亞市場

AniMotion Studio三年前由動畫製作公司轉型為數碼媒體工作室,為商場及博物館提供技術方案。其創意總監張栢基表示,「大眾喜歡互動性較高的藝術品,會『打卡』及分享到社交平台,故不少商場願意投放資源搞多媒體宣傳活動。現時一些大型連鎖店,如Nike及Topshop也會在Pop-Up Store或概念店加入互動裝置元素,可見新媒體藝術市場前景樂觀。」


剛開始時他們為每個活動度身訂造裝置藝術,但香港R&D(研發)成本高,他們唯有改變策略,製作不同產品,租借予客戶,「每件產品由研發到產出,快則一兩星期,難度較高的則要花約兩三個月。」早前他們租借了一個牧場音樂裝置予某商場,牧場地面以木頭搭建,木頭內建傳感器及鏡頭,「小朋友踩上木頭,木頭便會發出不同音調。」


張栢基稱,該公司去年營業額超過七位數字,未來除了本地市場外,亦希望發展內地和東南亞市場,「運輸及技術支援是必須處理的難題。」現時他們共有五名員工,並打算增聘具電子工程、編程或設計背景的新血,「新入行的畢業生市價月薪約一萬五千元。」


強調跨學科學習 增加實戰機會

城大創意媒體學院副院長葉旭耀認為,現代人生活被新媒體侵佔,故藝術家亦無可避免運用此媒介及語言,思考社會當下的處境。他稱,如藝術家有編程知識,他們只要利用電腦,就可以製作VR、AR、傳感器等程式,「平有平做,貴有貴做。」


為配合時代發展,除文學士、理學士課程外,該學院新增文理學士課程,除了結合科技與創意,亦強調跨學科學習,包括物理學、生物學、社會科學等,「例如VR技術亦牽涉光學知識。」


為了讓學生增加實戰機會,及與業界和公眾交流,他們每年均會舉辦「Playful Media」展覽及畢業展覽,展出學生的多媒體藝術作品。另外,城大四度舉行「極地環境」探索之旅,創意媒體學院的學生可到世界不同極地,如南極、美國沙漠、越南洞穴等,「學生會收集環境數據,再設計創意項目。曾有學生製作了一個三百六十度的極地影片,比較香港及南極的光污染情況。」

相關: 新媒體

Copyright © 2016 Job Market Publishing Limited. All Right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Part Without Expressed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